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1

整本书围绕了五个关键词:生死的看法、教育的理念、朋友间的友谊、他喜爱的电影、公共的规矩;

1、生死的看法:他害怕死亡,非常害怕。人死了之后会是怎样的呢,等死后再说吧。北野武说如果这世上只剩下三天,那么便在这三天好好喝酒、吃饭、享受自由,然后在最后一天欣赏它的到来。

好坦然的想法,好大无畏的精神,一边害怕,一边释然,也许这正是世人面对死亡来临真正内心的独白。

2、教育理念:该打孩子的时候打孩子,在该严肃教育的时候严肃教育,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

看了这段话,就想到孩子他爸曾经对我说过,他的硕士导师跟他分享,“孩子要定期打。”呵呵,打和虐待是两回事,要区分开来,同时也不能因为报道称有父母打孩子至残疾,而因噎废食,不敢教育,不敢打,该打则打,不要含糊,控制好力气和情绪,也不会有严重后果。所谓,当教不教,父母之责,责无旁贷。

3、朋友间的友谊: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北野武认为是当你需要我的时候,请随时来找我;当我有难时,我不会出现在你面前。“最好的状态的友谊是彼此欣赏”。

我很认同这句话,真正的友谊应该是被彼此的某个点相互吸引,不带有任何利益和杂念,纯粹是灵魂间的相互吸引。不过这样的人可遇不可求,三毛那句:“知音,能有一两个已经很好,实在不必太多,朋友之乐,贵在那份踏实的信赖。”人生跨越40岁后,要学会做减法,无需在太多的朋友间穿梭,问问自己的内心,这其中,知音能有几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幻境和慰藉,学会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的应对孤独,从容独处,修行自我,从而更充实,更贴合原始的内心。人生中每个人都要最终面对孤独,谁都不能陪你到最后,所以修炼能够独处的能力至关重要,自己与自己在一起,学会让自己愉悦,欢喜,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

4、他喜爱的电影:北野武说拍摄电影时,并不是一个人完成,而尽可能付诸于一个团队,这样可以避免尴尬而又提高效率。

团队作战永远是胜利的前提条件,一人之勇永远不能长久,就如同我们现实工作中,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更需要有强有力的团队,才能实现勇者无敌,1+1肯定是大于2的,团队的实力举足轻重。团结永远代表着力量,亘古不变。

5、公共的规矩:北野武在书中提到的,当师傅抽烟时,徒弟给师傅点烟,这是徒弟的规矩;那么当师傅发现徒弟要给自己点烟时,应当递过烟头,这是师傅的规矩,双方面的协作才是规矩。另外,现在的公交车上都设置爱心专座,但是,不是爱心专座就不需要让座了吗,似乎现在的社会达成了这个共识。

是啊,所有的理念不能成为定式,要学会尊重和传承自然规矩。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2

如此说来,当时我所害怕的,也许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无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着。我害怕的是那种既沉闷又无聊的生活。话虽这么说,但当时的我其实并没有想做什么事,想成为怎样的人,或者说想过怎样的生活这类具体的理想。不过,正因为我没有任何具体的理想,所以我反而更加恐惧了。难道我的一生要在连该做什么好都不知道的情况下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度过吗?物体的运动越激烈,其摩擦力也就越大。这句话也适用于人,如果你做很激烈的运动,就会感觉到热。在旁人的眼里,你是颗熠熠生辉的明星,他们肯定对你羡慕得要死。但是,熠熠生辉的你却觉得酷热难当。就说天上的星星吧,从远隔数千光年的地球望过去,也是个美丽光辉的形象。“多美啊,要是我能像那颗星星一般闪闪发光就好了。”仰望星空的人或许会这么说,但那颗星星却在那里痛苦不堪。要知道,它正以几亿度的热量在燃烧啊。而且,它必须一直这么光辉下去,直至热量全部燃尽。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即便是有机会让我的人生重新来过,我想我还是会选择那种会以几亿度的高温飞速燃烧的人生。人这种东西啊,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珍惜那一张皮的尊严。自由这种东西,只有在一定程度的框架下才能成立。想干啥就干啥是一个没有框架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是没有自由的,有的只是混沌。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第一次听起这个名字还是从朋友说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这部电影里的。

北野先生的叙事很直接,可以说是直击人心,每次看到其中的一段描写就会想,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经过他文字的润色就会更加形象。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也是出发独特。是一个说出真话的人。

去图书馆借了本书《虚伪的真心话》,应该是下一本读物了。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3

这是一本轻松的书,就好像作者就坐在你对面,听着他絮絮叨叨的讲一些他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有对自己经历的回忆和总结,也有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就目前我的阅读水平来看,读起来很轻松,也很舒服。

在书中作者对一些关于天赋,努力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有些东西是要靠天赋,不是你努力就一定能行的。这句话基本上我是赞同的,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鼓励孩子说,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古语有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所以我们从小就会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可现实却不是这样的,我们长大后在努力了很久之后却发现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就会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中,是不是努力不够,是不是自己太笨了,为什么有些人就是能够轻易的实现自己怎么努力都够不到的目标。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跟人是有很大差异的。就在前几天我还听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在寻找,寻找自己的天赋,然后充分利用自己的天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听了这句话,我不禁陷入沉思,也许我是真的不适合搞科研,或者说让自己继续陷在一个怪圈里,整天都是自我怀疑,过得一点都不快乐,也许我应该走出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像现在,我在敲这些内容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平静的,甚至在写完之后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当然书中还有一些更有趣的东西,充分体现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幽默。

这书中最后一章是关于电影的一些看法,可能我就是一个门外汉,那些对电影的描述和表达我只能说很完美,却不知道如何评价。这个作者给我的感觉是,他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自由人,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结果最后还做的不错,好像人生所有的重要决定都是随意为之,然后不知不觉就取得一番成就,虽然作者说的轻描淡写,但我却能看出作者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精彩。就像他自己说的,即使他知道自己走的路更艰难,可他还是要走下去,因为回头看,那都是他的人生。

大张伟也曾经说过,“你不努力,都不知道天赋有多重要”。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是存在二八定律的,我们拼命努力,可以做成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事。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意义,我知道天赋很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努力的重要性。

所以,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4

读完《北野武的小酒馆》大概有两个月了,读书笔记却一直拖着没写。虽说前段时间工作确实繁忙,但如果我再勤奋踏实一点,可能早就写完了。在此反省检讨,希能不二过。

北野武对任何电影爱好者来说都应该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只把电影当作闲时消遣的门外汉,却比较陌生。说来惭愧,北野武的电影作品我一部也未曾看过。这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幸运,可以有机会先稍微了解一下导演其人,再去看他拍的电影。

北野武写的《小酒馆》主要记录了他和“熊先生料理店”老板舆水治比谷之间的聊天内容,分为五个主题——生死、教育、关系、规矩和电影。北野武以漫谈的方式讲述对以上主题的看法,读来平易近人,仿佛是他坐在你对面向你侃侃而谈,完美还原了边吃饭边天南地北侃大山的现场感。能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和一个你愿意与他/她分享想法的人探讨问题,这样的时光光是想想就很美好。北野武是个幸运的人。

在某些人眼中,北野武可能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终究是一个人。《小酒馆》一书里既有北野武作为人所有的七情六欲,也有他之所以能成为“神”的独特之处。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对我触动很深,可以说是在我缭绕着漫漫迷雾的人生路上,照了一束光。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5

这本书中北野武先生谈到生死,教育,关系,规矩,电影五个问题。

"不过,我现在觉得,当时自己之所以那么怕死,也许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个。因为我被束手束脚地五花大绑着,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所以我体会不到活着的感觉。"这句话,说的很透彻,没有自由意志体会不到活着的感觉的人,应该会更惧怕死亡吧。北野武上大学的时候突然像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划过一道闪电,产生了退学的想法,然后摆脱母亲给他安排的人生轨道,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追求成为一名漫才艺人。

北野武有漫才的方面的巨大恩赐,曾经一周七天每天在好几个电视台同时播放他的漫才节目,相当于国内的郭德纲。他同时又有电影导演的恩赐,还有绘画的恩赐。这一切都源于多年以前北野武穿过"二幸"食品店前面的人行横道时晴天闪电般的'念头,并且摆脱了世俗的约束,遵从了这一启示。如同七十五岁的亚伯拉罕蒙召前往迦南地一般。

我的恩赐虽然少,也要努力有所成就啊。上帝给北野武一千两银子的恩赐,他创造了300两的收益。上帝只给了我10两银子作为本金,我不可能创造300两的收益,但也要拼命努力让收益率不低于30%啊。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6

其实,我是不想写关于这本书的第二篇的。因为后三部分,远没有前两部分出彩。甚至部分内容,还有点色情,也是因为作者是个日本人?

后三部分的主题是:人际关系,规矩和电影。

人际关系中,前几页写了一个现象:如果一位同行和自己没有什么业务交集或者冲突,我们能“坦诚”地祝福人家在事业上的成功。

毕竟不会影响到自己,所以我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因为这样,我们祝福他人的时候,也不会担心未来有一天会超过自己。威胁不到自己的,干嘛要恶语相向呢?

随后的内容,我有点看不懂了。规矩,讲了艺人相关的一些注意事项;中间还穿插了一点泡妞的独到见解;最后也没明白要讲些什么。可能是道行太浅吧。

关于电影这部分,我没有太多触动,一方面是没做过导演,不能体会;二是没有相关人生体验,不知艰辛。

关于生死和教育,这两个问题,只要是一位成年人,总会对此有所思考。因此引起共鸣的点就很多。

而人际关系中,目前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同事之间、恋人之间的关系。可是,我们并不了解导演之间、艺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至于能不能产生触动,就很好理解了。

规矩,娱乐圈的规矩确实不少,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是常人所能理解和参透的。即便是圈内人,也不一定能拿捏妥当。这,大概就是看着部分没有什么想法的原因吧。

电影,作为观众,我们只在乎这部电影是否好看;或者有自己喜欢的演员就好。不会在意导演戏后的艰辛,更不会理解文艺工作者,对待电影的看法。就像书中所说的:黑泽明先生对最好一部电影的定义是“下一部”。果然还是我知识面浅薄的缘故呀。

《北野武的小酒馆》读后感 篇7

《北野武的小酒馆》一书,一翻开就忍不住想一口气读下去,又因为几乎都是金句,我整整记录了三页16K的读书笔记。北野武以一个智慧的长者姿态,把他对于现代社会之种种现象的看法,直率的表达出来了,全书给人极其真诚的感觉。

北野武开篇讨论生死,当时我还想:怎么可以上来就谈生死呢?不需要铺垫吗?没想到北野武写的完全不突兀,我读书笔记的第一笔记录,就是第六页的那句:“死是多么扫兴的一件事。”当时这句话就击中了我。

北野武写的这种从小就惧怕死亡的感觉,我特别能够理解。大约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突然的特别害怕我的家人会死去。我想这是一种后知后觉。因为6岁时,某一天中午我放学的路上,有人慌慌张张的让我回家,说我爷爷倒在了地上,我也慌慌张张的跑回家,用尽力气去喊我爷爷,但我爷爷再也没有醒来。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叫做死亡。我继续和同学们玩儿,我甚至不知道爸爸为什么不高兴。然后突然的,不知何因的,我就明白了死亡是一件极可怕的事情,于是我开始整天都担心我的家人,为此都竟然常常躲在被子里哭泣。所以我赞同北野武说的死是一件扫兴的事。

“不论你对逝去的故人多么怀念,活着的人都生活在一个与死者毫无关系的世界里。”——面对着死亡,我们只能无力的承受。我总是有一段恍恍惚惚的记忆,在我24岁的某一天里,我坐在送灵车里,旁边的棺木里躺着我的一位亲人,我的手也许扶着棺木又也许没扶着,我睡着了,睡的死死的,连梦也没有。我第一次如此接近死者,我们只隔着几十厘米和一层棺木。我们虽然道过别了,但是这场死亡,还是让我用了很久很久才走出来,仿佛世界和人,都需要我重新去认识。但是从此以后,我明白了,死亡了就不具有意义了,活着的人会千方百计的生活好,不因为谁死了就有什么不同,无论如何,活着的人是可以再振作起来的。

“因为我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所以我体会不到活着的感觉。”我非常喜欢这句话,我想只有非常智慧的人,才能这么准确的说出这个道理——行尸走肉一般的人生不能称之为活着。我记得我有过每天往返至少四个小时的通勤经历,我感觉我不是我,我不能支配我,我不再有思想,只有动物属性——吃、睡、工作、疲惫——精神的枯涸是能够让人质疑人生的。当我拒绝了这种生活以后,有了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我活了过来。我想,适度的自由,有助于个体发挥潜质,绝对的消耗,只能把人压榨成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