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课件中心 > 九年级课件 >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通用10篇)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通用1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7.06K 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课件,课件要明确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难点、要有灵活的教学形式、教学对象要有针对性。我们应该怎么写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通用10篇)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1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依据学情说教材

《空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课题1。空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在过去的学习及日常生活积累中,对空气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都显得比较零碎,不够深入。学生已经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质量、能流动,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有利的基础,而本课是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空气的成分,由于初中生抽象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探究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教材选择以空气为主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通过学习“走进化学世界”,对学习化学有了基本的了解,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单元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本节内容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的用途、空气的发现史等,为课题2和课题3从宏观上研究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奠定基础,同时也为第三单元从微观上学习水、分子和原子做了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于以前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又是对以后的知识则起着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通过对它的认识和了解,可以顺利的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2、结构特点

这一节内容包括三个小标题:“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相互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因此,内容的安排上既没有与小学科学课中的知识重复,又以此为基础拓展深入,表面上平行的三个小标题,在结构上有着递进的关系。

根据教材及课程标准,我将本节的内容分为二课时,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空气的组成”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3、教学目

根据科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并能利用教师提供的简单仪器和药品,对空气的成分进行科学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实验设计、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初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科学的看待科学家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3.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4.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空气的组成,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仪器、药品: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红磷。

三、创设情景说策略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要求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使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课堂,在亲历探究的体验和感觉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科学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技能的目的。

四、立足互动说流程

引入课题→探究1:证明空气的存在→探究2:探讨空气成分(包括:空气中有哪些物质;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史与评价等)→探究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

[新课导入]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你的身边常围绕”。该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展示一只空塑料瓶)瓶中有什么?

一、空气的存在

你对空气知道多少?请同学们尽可能多地提出有关空气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为什么空气看不见而又摸不着?

②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③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④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⑤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其含量是多少?

⑥为什么风景区的空气比较清新,而一些大城市特别是一些大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比较差?

⑦为什么有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究空气的成分。主要解决你们提出的下列问题:

怎么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空气由什么物质组成?

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如果空气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那么这些物质是什么?又分别有多少?

实验探究1:想一想,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还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列举的实例和实验可能有:

1:把一个空的塑料瓶放入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塑料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塑

料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2:用1中的塑料瓶向水中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瓶口冒出,松开手后,塑料瓶中出现水柱,说明空气确实存在。

3: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4: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实验验证: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获取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再描述提出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学生进行实验,对实验的现象加以描述,并做出结论。

意图及目的:以有关空气的故事或有关空气的趣味实验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 设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

二、【实验探究2】空气的组成

主题设置: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

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

收集证据,设计实验:

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

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③将木条先放在一瓶氧气中燃烧,再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到一瓶空气中;

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

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

⑥展示一星期前放置暴露空气中的石灰水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1、通过对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你有何感想?

2、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3、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无不足?

开拓视野:稀有气体的发现史。

获得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

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

学生自主学习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所表现的科学态度

2.了解拉瓦锡得出的“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体会其实验原理

3.了解空气中还有各种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认识拉瓦锡的结论中的不足

意图及目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搜集证据的能力, 学会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 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

【实验探究3】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主题设置:大家对空气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常识,空气中还有其他的成分吗?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又分别是多少呢?能否测定出广口瓶中氧气的体积?

设计方案:利用拉瓦锡的实验方法再进行实验;

思维迁移:仿照此实验,提供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及红磷,我们能否利用它来测定氧气体积呢?

【实验探究3】: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如上图)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并将集气瓶内水以上的部分分为五等分,做好记号。

3.向燃烧匙中加入稍过量的红磷,关闭弹簧夹后,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

4.提示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现象。

5.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由学生观察现象。

6.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原集气瓶内空气中哪种气体的体积? 水进入到一定高度后,能否继续上升,不能继续上升又说明了什么?

7.用燃者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讨论。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水为何进入集气瓶内,可先提一个问题:滴管怎么吸取液体呢?如何吸取更多的液体? 学生讨论如何吸取

【学生思考】水为何会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取决于谁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并报告讨论结果。

学生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红磷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热量,并有大量白烟,最终燃烧停止。

学生观察: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广口瓶中,约占红磷燃烧前瓶中空气体积的1/5。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派代表回答。

意图及目的:通过实验增强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培养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培养分析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增进学生间友谊和凝聚力

探索交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交流。

形成结论:

a.由于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人造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瓶中。而且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中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b.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集气瓶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反思:做这个实验时如果进入的水达不到1/5,是什么原因呢?红磷的量为什么要过量? 思维点拨:完成这个实验的关键是:红磷的用量要充足,要保证能够将瓶内氧气耗尽;整个装置气密性要好,不能漏气;要注意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

拓展与运用:按上述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认为还有何不足?红磷可否用蜡烛、木炭、硫等其他物质代替?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学生再次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

②红磷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

③没有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学生讨论后得出:上述体积是估算的,存在较大误差。

意图及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评价能力。

拓展反馈:作业设计

1、思考题: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对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要求?

2、家庭小实验:自己设计一个可行的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并动手做一做。

意图及目的:作业的设计紧扣大纲,突出重、难点,并通过系统 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 面,进一步促使他们将知识转为能力。 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板书设计:课题一 空气

一、空气的存在

二、空气的组成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 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3、 进一步认识事物的可分性,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物质的变度能引起质变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子的组成

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

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系统

● 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原子”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原子的结构和相对原子质量,第一课时主要是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知识。小结时重点应放在原子、分子的主要区别上,也就是看两种微粒在化学反应里能否再分,可以采取总结、对比、讨论的方法促进理解。

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这是引导学生从分子认识原子的十分有效的基础知识。通过物质的分解反应可以从宏观上观察到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再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来分析,能推断出分子是可分的,从而引出原子能否可分的问题。

● 教学对象分析

在“原子能不能再分”教学中,就目前的实验手段来说,还难以让人们直接看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在此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又缺乏分析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比较理想的方法是用描述原子结构的动画片,使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一个比较形象的了解。

在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一系列有关分子的形象,而且原子概念又是通过分析反应导出的,所以有必要让学生清楚的对原子和分子加以对比,了解二者的相似、相异和相关之处。

在教学中,对于电子的运动,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去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学生将无法建立起有关的形象,应该向学生指出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线性轨道。

● 教学流程设计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能否再分?

引出课题 原子的结构

提出问题,共同探究

1、为什么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2、原子核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3、原子核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讨论交流 结合教师的讲解对原子的结构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提出问题,学生阅读 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教师总结,学生练习 检查对本节课内容是否全面掌握

● 教学过程

[教师]

1、举例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2、分子具有哪些性质?一一举例说明;

3、写出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它分成了什么呢?分成了原子。原子是一种非常非常小的粒子,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的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的体积之比。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反应里却不能再分,是不是说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实心球体?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在原子中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人类才揭开原子内部结构的秘密——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板书】一、原子的结构

【讲述】汤姆森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

【提出问题】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学生]探究活动:对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点评:对卢瑟福的实验现象进行解释,提出原子核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原子核的体积非常小,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却能把轰击它的α粒子反弹回来,说明什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全班交流

[教师]点评

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非常小,而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半径仅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但是,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的电子质量非常小,与原子核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电子在原子内很大的空间内做高速运动。

【设问】原子很小,是不是不能再分了?

【导入】现代原子能的利用、原子弹的爆炸,证明原子核可以再分。

【结合动画指出】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而中子不带电。因此,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原子核内质子的数目。

即:核电荷数=质子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

[学生]观察、领悟。

[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最后一段。

【设问】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而原子为什么不带电?

【讨论】小组活动,回答:核外电子数=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

【板书】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设问】不同种原子之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思考。

[教师]科学证明,不同类的原子,其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同。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

都相同,同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解说氢、氧、碳等原子。

【动画展示】原子结构图(教材P46)。

【设问】在原子中,电子的体积和质量非常小,它有什么用途?

【板书】二、原子中的电子

[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对电子的得失形成初步印象。

[学生]填写下表,对分子和原子、离子进行比较。

分子

原子

离子

微观粒子的共性

本质区别

联系

【设问】电子非常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非常大,它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中怎样运动?

[教师]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固定的轨道。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电子云”。

【小结】原子的结构

[学生]记忆

[教师]布置课堂学习

[学生]练习,检查巩固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原子有哪些印象?把你的收获和体会告诉你的同学。

(2) 以“我相像中的原子结构”为题,写一篇科普学作。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3

知识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无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科学素养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钻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引出氢气实验器村,学生电源1只,霍夫曼水电解器1只,玻璃水槽1个,长导线2根,小试管两支,酒精灯1个,火柴1盒,木条1根。

教学过程:复习讨论:

研究性学习,调查本县的空气,水源等污染情况,同学们调查情况如何,互相展示成果,污染现状如何,污染原因有哪些,应如何消除或减少污染。

参考要点:

①污染形势较为严峻。

②污染原因a工业“三废”

b农业生产上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的污染。

c生活上的污染

③消除或减少污染的建议

a严控工业“三废”

b严控农业上的污染

c严控生活上的污染

设问导入: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讲述: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地球表面积的约3/4为水覆盖,地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称之为“水球”。水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例如,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有关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课题:水的组成

讲述:下面大家一起来观察玻璃水槽中的水你能得出哪些有关水的物理性质?

学生讨论:小组汇报

要点:1、无色无味液体

2、在/0/KPa时,凝固点是O℃沸点是100℃

3、40℃时密度最大,为1g/cm3

4、水结成冰时,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学生实验:研究水的组成(实验31)

经过实验,学生得到下列结论

给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体积大约为1:2学生如若测得数字误差较大,应要求他们重做,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生实验:(实验32)验证正负极气体的属性,判断是何种气体。

要点:正极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氢气,负极气体能燃烧,是氢气

电解水的表达式:水通电,氧气+氢气属于分解反应,学生结合上述实验结论讨论水的组成。

要点:∵VH2:VO2=2:1ρH2:ρO2=0.899g/L:429g/L

∴mH2:mo2=查相对原子质量,可知H1,O16∴在水中,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即在每个水分子牛,氢原子数,氧原子数2:1

所以水分子为HzO

引导学生观察书P49图34,让学生讨论图的科学含义:

要点:形象地说明了水的组成,进一步验证了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的组成H2O

布置作业:书P49习题1,2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3.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4.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

2.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与称量,仪器的连接与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结合P138附录Ⅱ认识常用仪器。

二、验室安全规则

P137附录Ⅰ; P21发生意外怎么办?

三、本操作练习

㈠、液体药品的取用

练习内容

练习步骤

注意事项及原因

1.取试剂瓶中的水向试管中倒入约1/3体积。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标签对着手心,拿稳试剂瓶;

4.试管略倾斜,试剂瓶口靠紧试管口倾倒液体。

1.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下腐蚀标签。

2.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约20滴水。

1.将盛水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胶头滴管,先挤压排气后,再伸入试剂瓶中吸取液体;

4.滴管于试管的正上方垂直滴入。

5.滴管用后洗净插在试管架上。

1.不可把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滴管;

2.不可把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会污染滴管;

3.不可倒持滴管,滴管内的试液会腐蚀胶头。

㈡、固体药品的取用

练习内容

练习步骤

注意事项及原因

1.取少量细砂于试管中

1.将盛细砂的试剂瓶取出;

2.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

3.取宽窄合适的纸槽,用药匙取少量食盐倒入纸槽中;

4.试管平放,用纸槽将食盐送到试管底部后,将试管竖直起来,慢慢取出纸槽。

1.打开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污染瓶塞;

2.若药匙大小合适也可直接将药匙伸入试管中,不用纸槽。

2.取石灰石颗粒于试管中

1.将盛石灰石的广口瓶取出;

2.打开瓶塞并倒放在桌上;

3.试管平放,用镊子取一粒石灰石放入试管口,缓慢将试管竖直使固体滑落。

1.试管由平放到竖直,保证固体滑落,防止块状固体直接坠落砸破试管。

㈢、物质的加热

练习内容

练习步骤

注意事项及原因

1.点燃和熄灭酒精灯

1.将酒精灯放在实验桌中央;

2.取下灯帽正放在桌上;

3.用火柴点着酒精灯,将废火柴梗投入废液缸中;

4.观察酒精灯火焰,然后用灯帽盖灭。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用一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否则会引燃灯内酒精而着火!

2.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时,要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灯帽内酒精蒸汽冷却后形成负压,灯帽难以打开。

2.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

1.取少量水于试管中(同㈠中1的步骤)放在试管架上;

2.点燃酒精灯(同㈢中1的步骤);

3.将试管夹从下往上套夹到距试管口1/3处,手握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

4.试管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能对着人,试管底部在酒精灯外焰处加热并来回移动。

1.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

2.试管口不能对着人,万一液体溅出可能伤人;

3.试管底部接触酒精灯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来回移动是为进行预热。

4.加热后的试管放回试管架上,冷却后再洗涤。

㈣、物质的称量

练习内容

练习步骤

注意事项及原因

1.用托盘天平称量2g食盐

1.调节天平平衡,并在两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纸;

2.用镊子将游码调至2g;

3.取少量食盐向左盘添加至天平平衡。

1.在两盘上各放一张相同大小的纸,如果是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防止药品污染和损坏托盘。

2.称量物必须放在左盘,因为游码的质量是加在右盘的。(即左物右码)

2.用量筒量取20mL的水

1.取25mL的量筒;

2.向其中倒水至接近20mL(取用液体的方法同㈠中1);

3.改用胶头滴管向量筒中滴加水至恰好20mL。

1.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

2.量筒不能用来溶解物质,不能用来进行化学反应。否则会影响刻度的准确性。

㈤、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书P25

四、实验练习

对基本操作的实际应用

实验内容

操作步骤

现象

1.氢氧化钠、硫酸铜、酚酞三种液体间的反应

试管1:倒入氢氧化钠滴加硫酸铜;

试管2:倒入氢氧化钠滴加酚酞;

试管3:倒入硫酸铜滴加酚酞。

2.石灰石与稀盐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2-3块石灰石,滴入2mL稀盐酸,观察石灰石表面的变化,然后将一根燃着的木条伸进试管口。

3.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滴入约2mL稀硫酸;

加热上述试管。

[课堂小结]

本节重点是认识仪器和练习基本操作,同时要掌握几个反应的实验现象。

[课后作业]

结合学习提纲理解记忆有关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

[课后记]

学生首次进入实验室,准备的很充分,进行的也很顺利,学生纪律情况整体也很好,对动手操作的兴趣很大。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教学重点

建立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溶解度概念的形成。

教学程序

(设问)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氯化钠呢?物质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提出的问题。

(过渡)一定量的水中究竟能不能无限制的溶解溶质呢?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

(引导实验)活动探究一

学生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发表观察所得:

第一次的5 g氯化钠都溶解了;第二次的5g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加入5 mL水后氯化钠又溶解了。观察交流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后的现象。

(继续实验)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再进行上述实验,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这个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小结)说明在—定量的溶剂里是无法无限度的溶解某种溶质的。而随着外界条件(温度、溶剂的量等)的改变,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反之则是不饱和溶液。

(引导分析)在这个实验中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从改变温度、改变溶剂的量引起溶解情况发生的改变上来分析。)

(小结) “饱和”与“不饱和”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变的。只有在指明“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度下”,“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媒体播放)海水晒盐的过程。观看、思考海水晒盐的原理。

回忆刚做的实验,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互相转换的方法。(讨论)在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中,用的水都是20mL,其中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的质量是否相同?

(分析、讨论)由此可见,当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时,最好要注意什么?除此之外,还要附加什么条件?

(设问)用一杯水和一盆水来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你能判断糖和食盐谁溶解得多吗?

(小结) 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溶解度。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得出初步结论:室温下,水中溶解的二者的量差不多,但温度升高时,水中溶解的硝酸钾就多得多了。

讨论分析。交流汇报:要在一定温度下,还要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根据分析,理解概念。讨论分析:

理解四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阅读教材,理解溶解性是用来粗略表示溶解情况的。

理解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讲解)我们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测出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读表)P表。

(讨论)(投影)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和℃时的溶解度。

3.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见板书设计)

理解表格中各数据的含义。

根据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横坐标为温度,纵坐标为溶解度。

结合自己所画溶解度曲线,讨论、分析问题,并交流汇报。

(过渡)前面我们所讲的都是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那么气体物质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讨论)

2.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讨论)如何增加养鱼池水中的含氧量?

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分析,想出办法。

(小结)学完本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吗?

当堂练习,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复习: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人某种溶质,

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

二、溶解度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下100g水中

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

3.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的三种情况:

A.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NaCl。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2)交点P表示:在该温度下,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

4.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和压强。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一、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都有哪些物质?

我们知道海水的滋味是又苦又甜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海水中溶解着大量的盐。

酸碱盐的组成特点

仔细观察书中的图表,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2、从海水中提取镁盐制取镁

读书P2-3的有关内容

海水和卤水有什么区别?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提取,而是先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盐酸得到氯化镁?

富集的方法是化学上常用的。海水晒盐得到卤水,这个阶段已经经过了第一次富集。加石灰乳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作用兼有净化和富集的作用。

书P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默写制取镁的化学方程式。

二、海底矿物

书P3-5

当你了解了海底蕴藏着如此丰富的矿物之后,你有何感想?

大海的宽容是有限的。要用辨证的思维来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海水淡化

教师演示书P6的实验

1.如何证明得到的冷凝水已被淡化?

2.对蒸馏装置的观察发现:试管是被竖直加热的,连接试管和烧杯的导管很长,请思考并解释其中的道理。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还能对装置做哪些改进?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使用酸、碱、盐溶解性规律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整理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前人的事迹,激发学习兴趣,进一步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碳酸盐的特性的认识、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形成。

难点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工具

1.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2.[实验11—1]与[实验11—2]: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3.增加的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前的柱子、豪华酒店的地面等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生:大理石。

二、新课教学

师:碳酸钠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碳酸钙大量用于建筑业,天然存在的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它们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天安门前的华表、人民大会堂的许多柱子就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用作补钙剂。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

你们能写出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说出它们的俗称吗?

生: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碳酸钙:CaCO3,俗称石灰石。

师:我们知道,纯碱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那我国是不是最早生产纯碱的国家呢?

[投影]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

纯碱工业始创于18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碱技术把持在英、法、德、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手中。1921年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应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先生之邀毅然回国,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侯德榜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师:侯德榜先生凭借自己对科学的一片赤诚,怀着一颗爱国的心,为我国的制碱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工业。希望大家也能利用自己的所学为祖国、为社会做点事情。

师: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生: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CO2↑+H2O

师: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观察到鸡蛋一边冒气泡一边沉到杯底,一会儿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时又下沉。

[讨论分析原因]当鸡蛋遇到盐酸时会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泡,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边冒气泡边下沉。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CO2气体不断地附着在蛋壳表面,于是它们的总体积就比鸡蛋原来的体积大得多,被它排开的水量不断增多,浮力也就逐渐增大,等到浮力大于鸡蛋重力时,鸡蛋便慢慢上浮。当鸡蛋浮到接近液面时,附在它上面的气泡破散逸出,这时平衡被破坏,鸡蛋又下沉。以后,继续重复以上过程,表现为鸡蛋不断地上浮下沉。

师:碳酸钙、碳酸钠及碳酸氢钠在化学式组成上有无共同点?

生: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师: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CO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否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师:通过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们就会明白上述问题的。

【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

向盛有0.5 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碳酸钠十盐酸

碳酸氢钠十盐酸

现象

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内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两次实验反应试管内都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

师:这两组物质反应都生成CO2气体。上述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

Na2CO3+2HCl===2NaCl+H2CO3

CO2↑+H2O

NaHCO3+HCl===NaCl+H2CO3

CO2↑+H2O

师:通过上述三个反应的学习,你能做何归纳?

生:含有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师板书)

师:你如何检验某物质里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需要哪些试剂?

[板书]CO32-或HCO的检验

生:取少量未知物,加入少量稀盐酸,看能否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师:我们再探究一个实验,看有何特殊现象。

【活动与探究】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

师: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如下:

Na2CO3+Ca(OH)2===CaCO3↓+2NaOH

师:分析上述四个反应,从单质、化合物的角度以及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结构关系讨论各反应的共同点。

生:都是化合物间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板书]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师: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也属于复分解反应?为什么?

生: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这类反应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例:HCl+NaOH===NaCl+H2O,在这个反应中,H+与OH-结合生成H2O,Cl-与Na+结合生成NaCl。

师:分析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生1:气体。

生2:沉淀。

生3:水。

[师归纳,板书]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

(组内互相讨论完成下面练习,组与组之间展开比赛,看谁更快,更准)

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投影:物质溶解性表)

1.硫酸和硝酸钠溶液

2.氢氧化钾溶液和硝酸

3.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硝酸和碳酸钾溶液

5.硝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师:紧张的学习之后,我们来轻松一下,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溶洞。

(投影出示一些溶洞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或者亲自参观过溶洞后。你是否会想了解这些石笋和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投影]溶洞分布在石灰岩组成的山地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Ca(HCO3)2===CaCO3+CO2↑+H2O。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钟乳石,洞底的形成石笋,当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就形成了石柱。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生: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盐的重要性质和用途,总结出了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的检验方法,并分析得出了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反应条件。

师:熟记[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质。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8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内容:

1.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在化学变化中,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各原子质量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用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化学变化。

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是:

(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2)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反应简单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

3.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探究活动: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成立原因。

教学过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发现问题: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图4-13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 氢氧化钠(NaOH) → 硫酸钠(Na2SO4) +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图4-14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现象:胶皮滴管中的稀盐酸滴入到小试管中的碳酸钙上,产生大量气泡,锥形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逐渐变浑浊,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状态。

文字表达式:碳酸钙(CaCO3) + 盐酸(HCl) → 氯化钙(CaCl2) + 二氧化碳(H2O) + 水(H2O)

二氧化碳(H2O) + 氢氧化钙[Ca(OH)2] → 碳酸钙(CaCO3) + 水(H2O)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量没有发生改变。

形成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即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2.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

(1)根据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的重组,即参加反应的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质量也基本不变

(2)在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也不变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必须在化学反应中,如: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并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在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才相等

如: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话,参加反应的酒精和氧气的质量总和应该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及水的总质量相等,而二氧化碳和水散失在空气中,无法称得质量,所以质量减少,化学教案《初三化学教案: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而铁钉生锈后质量会增加,则是因为参加反应的铁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铁锈的质量,当然铁锈的质量就会大于原先金属铁的质量。

例题:4.6g某物质R在空气燃烧后,能够生成8.8gCO2和5.4gH2O,请你分析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R+O2→CO2+H2O,生成物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反应物中的碳、氢、氧元素质量应该和生成物中的质量分别相等。首先能够判断在反应物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我们就要根据质量来算了:

m(C)=m(CO2)×ω(C)=8.8g×=2.4g; m(H)=m(H2O)×ω(H)=5.4g×=0.6g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g,所以在该物质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原则(1)严格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需要化学方程式配平

(2)严格尊重实验事实,不可主观臆造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P为例 4P +5O2 = 2P2O5

4×31 5×32 2×142

(1)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完全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

(2)每4个磷原子在点燃条件下能与5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3)每124份质量的磷在点燃的情况下,能与160份质量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五氧化二磷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前面要配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短线改成等号。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Cl2-N2+NH4Cl

观察上式:左边有3H,右边有4H,氢原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2。因此,在NH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4,在NH4Cl前配上化学计量数3,即:4NH3+Cl2-N2+3NH4Cl

上式中:右边有3Cl,所以在左边的Cl2前配"3/2"(使Cl原子个数相等);左边有4N,右边的3NH4Cl中有3N,所以在N2前应配"1/2"(使N原子数相等),即:4NH3+ Cl2- N2+3NH4Cl

上式两边分别乘以2,使各项化学计量数变成最小整数比,即:8NH3+3Cl2==N2+6NH4Cl

(2)观察法

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原子数目多的化学式,令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1

例如:配平化学方程式NH3+O2-NO+H2O

NH3的原子数目比较多,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依据"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确定其他各项的.化学计量数。上式中有1N和3H,所以右边的NO前面应配"1"(使N原子个数相等),H2O前面应配2/3(使H原子的个数相等),此时,右边有5/2个O,所以左边的O2前面应配5/4(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即:NH3+5/4 O2-NO+3/2 H2O。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9

教学目的:

1、知道常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主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腐蚀性及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3、能由探究实验知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与用途以及碱的相似化学性质。教学难点: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准备:

1、(实验8-8)、活动与探究

2、补充实验

3、提前一天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新鲜的鸡爪。教学过程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碱吗?学生:有熟石灰,有草木灰,有氢氧化钠……

板书:

二、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NaOH)

演示:{实验8-8},引导学生观察,然后互相交流。

板书:1、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同时放热,

易潮解(密封保存)。

展示: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和一只新鲜的鸡爪。老师:由此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学生回答:有很强的腐蚀性。

老师: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使用时要小心,戴上手套。

老师:因为它有强的腐蚀性,皮肤触上就象火烧一样,所以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提问:如果不小心,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学生:用水冲洗。

设问:氢氧化钠有以上的性质,但它有那些用途?

课件展示:氢氧化钠的用途(略)

提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常见的碱?

学生:熟石灰。

板书:(2)氢氧化钙{Ca(OH)2}

演示:{实验8-8}学生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归纳出氢氧化钙的一些性质与用途。

板书:

1、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2、特性:有腐蚀性。

3、俗称:熟石灰、消石灰。制备:CaO+H2O=Ca(OH)2(放出大量热)生石灰熟石灰

4、用途:

提问:

常见的碱还有哪些?这些碱都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板书:(3)碱的化学性质

学生实验:活动与探究(1)、(2)、(3)

老师巡堂指导,引导学生回忆、归纳、类推,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和小结。

老师:都做好了吗?(教师一一地检查各小组)谁来说说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一学生: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另一学生:碱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另一学生: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演示:

补充实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教师小结。

老师总结:

指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俗称、和碱具有的相似的化学性质,强调使用碱液时要十分小心。

课件展示练习:

1、有两瓶溶液,一瓶是石灰水,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如何用化学方法将它们鉴别?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易潮解;B、氢氧化钙溶液有腐蚀性;

C、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D、酚酞试液遇碱溶液变红。

3、下列物质长时间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且会变质的是()。

4、下列物质中,溶于水时不会放出大量热量的是()。

A、生石灰;B、氢氧化钠固体;C、氢氧化钙。

案例分析

1、本节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常见的碱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引入新课,诱人深入,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兴趣。

2、展示新鲜的鸡爪与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鸡爪令学生惊讶,亲眼目睹氢氧化钠的腐蚀性之强烈,自然引入使用它该注意什么了。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一环扣一环,非常自然。

3、本课题的教学思路清晰,授课语言流利、简练,教态自然,板书工整,充满自信与熟练。对学生的回答能恰当地肯定、评价。

4、从总体上看,本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教师演示实验都很成功。采用多媒体,有效突破了本节教学的重难点。我认为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教学效果比较好,基本上能够体现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整体教学过程及学生的练习反馈来看,这是一节较成功的新授课。师生的互动及小组生生互动进行的很好。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课堂气氛热烈,在教师面前学生没有顾虑、没有拘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5、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增加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强烈希望和要求,也是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需要。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

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

6、加强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激励学生走向成功、改进我的教学方式的有利途径;

7、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了小组或团体的形式,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归纳,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和活动成果;更在学习结束后,令学生自我反思探究过程的活动表现,对自己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以达到学生自我激励发展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说课课件 篇10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科学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一节,对于空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中有一定的认识。由于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对实验的基本操作不熟悉,本节课采取先探究再演示实验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手段和方法。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掌握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到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树立科学探究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领悟化学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及变化方面的价值。

【教学重点】:

空气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

【教学的关键】:

以实验为基础,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与交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

仪器:集气瓶、燃烧匙、红磷、烧杯、塞子(带导管)、弹簧夹。

药品:红磷、火柴。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导入】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可是空气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设计实验让我们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

根据已有知识, 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设计实验等

设疑,激发学生兴趣 将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课题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空气的组成:

【提出问题】那么你对空气都知道了些什么呢? 人们是怎么知道空气的组成的呢?

【阅读】课本P30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化学史实。思考:

1.拉瓦锡是怎么知道气体体积减少1/5的?

2.写出拉瓦锡实验过程中的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拉瓦锡的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根据已有知识,生活经验说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

通过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互动交流】因为汞有毒,你能改进上述实验,通过水面上升的体积反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师生共同归纳出探究实验的要点。

学生讨论交流:

1、 应该找到一种可燃物来消耗氧气。

2、 利用压力差来产生水倒流。 ……

激活学生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新的问题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演示【实验2-1】

介绍仪器名称,装置原理,操作顺序,注意事项。 边做实验边提出观察的注意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2)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

(3)红磷熄灭冷却后把弹簧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4)该反应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实验讨论】实验结束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什么?

(2)燃烧匙内放过量红磷的目的是什么?

(3)为什么实验开始前要关闭弹簧夹?如未关闭,可能的后果是什么?

(4)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5) 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认识仪器 讨论操作原因,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回答:

1、空气。

2、 红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3、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因为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不冷却气体处于膨胀状态实验结果会偏小。

(4)原理: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5)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学生讨论思考5分钟后回答:

(1)用来吸收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 使瓶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掉。

(3)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4)燃烧结束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的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5)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用边介绍实验步骤边提出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时边记录边回答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观察能力 和分析能力 。

【实验反思】

实验过程中的哪些操作的不当会造成实验结果的偏差?

【归纳】

1、 装置漏气。

2、 红磷量不足,不能充分耗尽瓶内的氧气。

3、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4、 将引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速度太慢。

【板书】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用途 用PPT展示

猜想、讨论 记录: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增强记忆 、了解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过渡: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那么空气、氧气、氮气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呢? 二、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1、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板书。

2、教师举例说明:用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是否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并指出混合物中各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而氮气、氧气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1、学生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2、学生判断。

3、学生记、听。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并展示自我。

将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还给学生,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1、 空气的组成

2、 物质的分类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课后延伸】

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技能、方法等。

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巩固新知

将课堂探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板书设计】

一:空气的成分:

演示实验2-1

现象:集气瓶中的红磷继续燃烧,并产生浓厚白烟,过一会儿熄灭,瓶壁发烫。等冷却到室温,白烟逐渐消失,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结论: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气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

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课堂练习】: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

A、4:1 B、1:4 C、1:5 D、4:5

2、小浩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试猜想一下:

(1)他将观察到哪些现象?

(2)这个实验除了可以得到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结论外。还可以得 出有关氮气性质的哪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