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七年级试题 >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14W 次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课 件 w w w5y K J
《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狠抓基础
1.为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 ),感叹这里的美景。
②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yàng( ),岸边胡杨丛生,树木茁壮。
③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 )护所和栖息地。
④塔里木河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
2.根据上下文填空,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________,岸边________,________。 A.河水丰盈碧波荡漾林木茁壮胡杨丛生
B.碧波荡漾河水丰盈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C.河水丰盈碧波荡漾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D.碧波荡漾河水丰盈林木茁壮胡杨丛生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汉书?西域传》记载了西域36国在欧亚大陆的广阔腹地画出的无边无垠的绿色长廊,夏季走入这里与置身江南无异。
B.翻开有关西域的历史书籍,你会惊异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
C.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D.我们只得钻出汽车,将目光投向近在咫尺的罗布泊。
4.下列句中使用修辞格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B.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C.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D.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5.本文是一篇( ),这种体裁的文章兼有( )和( )两种特点。一个特点要求( ),另一个特点则要求( ),讲究( )、( )。
6.找出本文直抒胸臆的句子,体会一下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请仿写一条有关绿色环保的公益广告语(语言要精练得体)
例句:(1)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何妨。
(2)春花烂漫,请您手下留情。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①罗布泊的消亡与塔里木河有着直接关系。
②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1925年至1927年,国民党政府一声令下,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3个村庄的310户村民逃离家园,耕地废弃,沙化扩展。解放后的1952年,塔里木河中游因修筑轮台大坝,又将塔里木河河道改了过来。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得以好转,胡杨枝重吐绿叶,原来废弃的耕地长出了青草,这里变成了牧场。
③问题出在近30多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水从哪里来?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④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60年代的1321公里急剧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以致沿岸5万多亩耕地受到威胁。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米至5米的速度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⑤罗布泊消失了。
8罗布泊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9第三段中的画线句子多次引用数据,起到什么作用?
10第四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11第四段中加点的“盲目”能否去掉?为什么?

12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二)课外语段阅读
警惕啊,无声无息的土壤杀手
土壤、水、阳光和空气是地球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马上就能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土壤污染看不见,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会显现出来。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或水污染物那样,可以直接进入人体,危及健康,而是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因为土壤里的污染物是通过食物链,主要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肉等进入人体的,所以有的地方往往不重视对土壤污染的整治。然而,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污染物质在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通过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的尘土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的畜禽粪便肥料,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此外,战争之后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残留物,也对战区的土壤造成严重伤害。陈同斌研究员指出,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滞留在土壤内。
日前我国估计有1000多万公顷耕地受到污染,居然上全部可利用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矿区污染土地达200万公顷,石油污染土地约500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放污染土地约5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因土壤污染而造成的各种农业经济损失合计200亿元。
土壤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陈同斌研究员前后用了3年的时间对北京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各种疾病。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选自《自然与人》,有改动)
13.土壤污染跟其他污染物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14.土壤污染物有多种,下面列举了两种,请你从文中找出其他几种,仿照示例表述。
示例:(1)播散在农作物上的化肥、农药和不合格粪便。
(2)残留在土壤中的炸药、重金属等化学物。


15.第3段中多处引用数据,你认为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国以简要说明。

16.读了这篇短文后,你对土壤污染问题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提一条防止土壤污染的建议或拟一条警示性的标语。

参考答案
一、狠抓基础
1.①tiào ②漾 ③bì ④噬
2.C
3.A(词语“无边无垠”是没有边际之意,不能在词修饰“长廊”。)
4.B.(其他三项使用拟人修辞手法,B句使用排比修辞手法。)
5.报告文学 新闻 文学 真实 艺术加工 形象性 抒情性
6.“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7 示例: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8一是塔里木河曾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9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的行为,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
10排比。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
11不能。因为“盲目”的意思是指没有计划的,毫无组织地进行,这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果去掉,就表现不出来了。
12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二)课外语段阅读
13.⑴土壤污染看不见 ⑵间接地影响人体健康 ⑶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
14.⑴堆放和倾倒在土壤表面的固体废物⑵渗透在土壤中的有害废水⑶(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的有害气体和飘浮尘土。
15.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巨大损失。
16. (此题答案开放,只要能围绕防止土壤污染、告诫人们保护土壤等要点写即可。)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六、1、 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亦乐乎 择善而从
解释: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择善而从: 选择其中好的跟着做,指能发现别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所厌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读半部《论语》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道出(强调)了《论语》在人格修养(修身)和国家治理(治国)方面的巨大作用。
4、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地。
5、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6、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的知识中有所发现。强调要独立思考。
7、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不会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8、比如自己不愿意被别人嘲笑,那么就不要嘲笑别人,而要尊重别人。俗话说就是“拿人心比自心”,就是从自己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替别人考虑一下。这是一种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这是人间多一份温暖的前提。所以我们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例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与“思”二者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必然,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会学有所成。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