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初一新年新气象黑板报精选资料

初一新年新气象黑板报精选资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2W 次

  年的习俗

初一新年新气象黑板报精选资料

1、腊月上坟祭祖。无论离家多远,多忙,腊月一到,传统上是男人们(有男人一定不用女人的),都要腾出一天时间,祭扫祖坟,给老祖宗送钱花。最好在腊月根儿,越早越好,晚了老人就会唠叨着说:年根儿才送钱,老祖宗会骂的。

2、蒸年糕和粘豆包。蒸年糕和粘豆包仍是有老人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腊月的年前习俗。正月时候除了吃睡和走亲访友,人们是什么都不干的,所以腊月就要准备足够的干粮以备正月吃起来方便。另外吃年糕也有年年登高之意。

3、大扫除。每个家庭都要进行全面的大扫除,首先是扫房,扫掉灰尘;然后擦玻璃,擦到窗明几净;再是清除死角,平时不动几乎不扫的地方都要清干净;还有就是换洗一切可洗的,洗的干干净净,铺平整;最后是剪头和洗澡,一定要剪头,因为整个正月是不能剪头的,据老人说正月剪头是要死娘舅的。

4、置办年货。每个家庭都会在腊月(农村赶大集)置办年货。杀鸡宰猪,买零零总总的零碎,买新衣服,最重要的是家家都要买对联和挂钱儿。

5、拜访亲朋好友。拜访长辈,走的进的朋友互相拜访,平时欠着情儿的这时也走动一下。

6、回家过年。不管是涉山过水,还是千里迢迢,一定要回家过年,过团圆年,因为家有爷爷奶奶,有爸爸妈妈,有孙儿弟女。只有四代同堂或是五代同堂概念的人其乐融融的坐一起,才叫过年。

7、贴对联,粘挂钱儿。年三十儿上午(也可是头一天下午)家家都要贴对联,粘门神,贴福字,粘挂钱儿。对联是有上下联的,门神分左右的,福字倒着贴才福到了,挂钱儿忌讳贴四张的。

8、守岁吃连年饭。年三十儿这一晚讲究是最多的。诸如门口放一根拦门棍,不往外倒垃圾,不说混话等等。一家人坐一起,摆满所有好吃的:瓜子、糖、干果、水果···说着吃着唠着,还要包饺子,吃荤吃素也是各有讲究,就这样守着这一岁,等着那一岁。等到连年的钟声敲响,煮饺子锅的水一定是要沸的,这时的炮杖也一定是要炸响的,神纸儿也一定是正在发的。等到饺子煮熟端上桌,老人长辈就得一本正经的端坐桌前,这时男孩子就要规规矩矩磕头,站起之后拱手作揖问好,女孩子也跟着问好,然后才能吃饺子。饺子里家家包有硬币的,几口人包几个硬币,谁要是先吃到硬币,谁的福气就大,吃到的兴高采烈,没吃到的就使劲吃,挑着吃,直吃到撑。

9、穿新衣拜大年。正月初一这一天上午,叔叔姑姑大爷舅舅邻居家能到的都要走一个遍,穿着新衣服,笑脸相迎,拱手作揖问好。

10、互请聚会。头初五是堂兄堂弟、姑姑舅舅近亲间互请喝酒吃饭,初五之后是朋友同事合作伙伴互请喝酒吃饭,就是吃大年。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饺子皮,再用皮包上馅,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又取更岁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有的是正月十九)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剪纸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满、蒙古、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节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越南语称为“TtNguyênán”(元旦)、日语称为“正月”(注:日本节日“正月”类似于中国的元旦也即1月1日。)(明治维新后改称旧正月)。现在春节除了在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