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节日黑板报:鬼节

节日黑板报:鬼节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中国三大鬼节

节日黑板报:鬼节

清明节

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1]

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

中元节

中元(七月十五)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府之门,也是地府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寒衣节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为送寒衣节。 亦称冥阴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给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父母爱人等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鬼市”

清代中晚期后,北京自发形成“鬼市”。“鬼市”又称“鬼市子”,即夜间集市,至晓而散。清朝未年,北京“鬼市”极盛,一些皇室贵族的纨绔子弟,将家藏古玩珍宝偷出换钱;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也将窃来之物天黑卖出,古玩行家经常拣漏买些便宜。北京的“鬼市”在天桥、西小市、高梁桥、朝阳门外等较多,解放之后消失了。1992年自发恢复,每到星期六下午就有京郊、天津、河北、内蒙、东北等地的小商小贩驱车来到潘家园对面的华威桥旁工地,星期日凌晨挑灯叫卖,购销两旺,俗称“华威桥鬼市”。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城市,自清朝末期天津开埠之后,很多达官显贵、皇亲国戚移居天津,古旧书存世较多,贩运必经华威桥。卖家往往在地上铺张报纸或一块塑料布,摆上几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旧工艺品、旧书老报,然后蹲在一边,用眼睛余光扫视着行人,绝无高声叫卖的。买家则悄悄穿行于地摊之间。稍微内行的,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也绝少直接问价,而是“顾左右而环视”,假装外行。在心理上,鬼市卖旧书古玩的人,希望将带的旧货在天亮之前能顺利卖出,不然天一亮,城管工商也来了;而去买占旧书刊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