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反思 >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3W 次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新课程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小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学反思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1

《小小的船》是人教版新课程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韵文想象奇特。

本课教学,内容简易,易于学生理解,韵律性强,便于朗读及背诵。我根据这一特点,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诵方式,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上也用了编口诀和儿歌的创新方法来识字。本课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氛围良好,具体过程如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浪漫温馨的课堂教学环境,要求学生说话时想像意境美,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首诗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第一句中“弯弯的月儿”可爱而有趣,在理解月儿和小船之间的联系后,立即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这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同时我用课件展示课文图片,利用良好的感官感受让学生体会课文带给我们的美感享受。识字教学中,我让学生学习老师给生字编口诀,先编拼音,再谈结构,最后组词,学生课堂积极举手,都很想给生字朋友编口诀。写字教学除了编儿歌外,我让学生写字过程中注意查找自己和同学的难看的字,通过展台的展示,大大鼓动了学生写好字的愿望。这一环节锻炼了他们自我检查和反思进步的能力。

本课教学,我采用了一些创新大胆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一尝试,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识记规律,积累了更多的教学方法,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锻炼:首先是学生识字的集中性,借鉴北京景山的教学案例,通过集中识字减小学生识字的难度;其次是创设更多的趣味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爱好;最后是加大一年级学生知识积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2

新课程要求我们开放课堂。开放从过程角度来讲,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这样会限定和束缚了人的自由发展。在进行《小小的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质疑的环节,我问学生:“小小的船“指的是什么?”“月亮。”“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学生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有的从图上知道的;有的从课文知道的……此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预先的任务,我正准备抛出第二个问题时时,听到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还有,我还想说!”看着他那急着想说话的样子,我就让他说了,“我还看到天蓝蓝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很美丽。”听着他奶声奶气的话,好像自己也被一种童真童趣所感染,经常能看到的蓝天白云似乎也变得更美了,我表扬了他,送给他一个大姆指。其它小朋友见我表扬他,也刷刷地举起了小小的手,此时我趁机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非常丰富:“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北斗七星“、“看见了飞船”、“看见了长城”,大家越说越起劲,我很意外,没想到他们的知识面这么丰富,观察得这么仔细,而且能把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结合起来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加工创造。

因为这个环节时间的延长,这堂课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未完成并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这堂课根据学生的学习热情、思考、灵感改变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教师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开放课堂,尊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热情,让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打破我们的预设,让我们在师生互动中多一些即兴的创造,使我们的课堂更充满生命力!

  小小的船教学反思3

我们很多老师都是读着《小小的船》儿歌长大的,它是我们童年的歌谣,而今天的孩子,他们依然用着稚嫩的声音诵读着这首儿歌,这让我不禁在想:是什么让它保持着如此长久的生命力?当我打开课本,潜心走进课本的时候,才发现文中所蕴涵的是一种丰富的美,它是无数孩子童年时的一个快乐的梦,是孩子们对美的无限追求与渴求。于是,在对本文的教学中,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设计上“以读为主”,教学中采用“以读促理解”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从谈话入手,引发其深入理解课文的热望,使其觉得亲切自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朗读中,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变成了语言性的“音乐”,学生聆听着自己朗读的声音,真切地感觉到了语言的美。在朗读时,配上轻柔的音乐,孩子们反复吟诵,陶醉于儿歌的优美旋律中,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夜空中,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学生成了“词的音乐家”。

三、遥远的星空总会给人无数美好的遐想,特别在充满童真的儿童心目中,那就是一首美丽的诗。在本文的教学中,我运用人催人想象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弯弯的月儿上,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接着用上“我看见”“我在蓝蓝的天上做什么”进行语言训练,然后,再启发他们想象“弯弯的月儿像小船,那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闪闪的星星呢?”此时,学生一个个的创新思维,便象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发散在各自的想象世界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美丽夜空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学生对字、词的感觉和理解。比如,儿歌中多处运用到叠词:“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老师引导学生将叠词换成“弯的、小的、闪的、蓝的”,让学生发现叠词很有一种韵律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五、根据本课实际和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表演、把想象的星空画下来等环节,这们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进取心,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同时将音乐、美术和语文相互渗透,相互整合,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一些环节的处理不当,造成时间的紧缺。比如,课文感悟前的巩固生字,我采用小组合作上台“送生字回家“的方式,一生读拼音,一生找”生字星星“,一生口头组词,一生贴生字,其它没有上台学生也没让他们闲着,当那位上台的学生拼读完生字拼音后,让他们跟读,如:弯在哪?在这相互交流中,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重要。但是,在课前没有精心地考虑到本环节可能出现的意外,和学生合作的不当,最后时间用了近半节课,导致后面的课文朗读和感悟始终有些小小的遗憾。这也让我深刻地反思到,老师对一节课的推敲要做到细致、全面,每个小小的环节都要经过潜心地思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