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5W 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合集15篇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一)我会读

1.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2.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3.自由选词说话。

(二)我会连

1.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2.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3.动笔连线。

(三)读读背背

1.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2.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3.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4.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5.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6.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

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4、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学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让文章表达更生动。)

(二)第二题。

1、课件展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建筑上雕刻蝙蝠:

2、学生自由交流。

四、学习“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书写提示里的文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大小相兼。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2、学生照样子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书写速度)

3、师生交流、评价。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诗句,注意读准“晞(xī)”的读音。

2、学生交流诗句意思,明白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出语意就好。)

3、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明要珍惜时间。)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特点介绍事物、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了解了不同习俗的寓意,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抓住特点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通过词语比较,了解了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表达方法。

3、结合生活体验,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丰富了生活体验。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创设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乘坐语言快车”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合作精神。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具体体现了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通过“我会读”积累十二个词语;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祖国多么广大》。

3.通过“我会连”辨别六个平翘舌易错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5.用过口语交际的话题,向大家讲述怎样过“六一”儿童节。

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7.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8.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学生准备:幼儿园时的“六一”照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五个生字。

2.词语加减,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组成新字。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先让学生说说发现探索的过程,自编识字儿歌,认识五个生字。

4.编儿歌,识生字。

自编识字儿歌,认识五个生字。教师要多鼓励,增强其成就感。如:

①“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②“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③“日”字头和加一“ノ”,白白白

④“日”字中间穿一竖,申申申;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

字形小魔术: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6.读一读书中的字,然后组成词语。

7.拓展练习、下面每一组都有特点和规律,说说你的新新发现。

跑 蹲 趴 蹈 ──────

蝶 蜂 蚊 蚁 ──────

树 桐 梢 柳 ──────

阴 阵 院 陈 ──────

部 邮 邓 都 ──────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现在,我们“乘坐语言快车”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自由读一读,认一认。

②分小组开火车识字游戏。

采用横着读、竖着读、倒着读几种方式,读书中的词语,看哪组读得准,认得快。

③小组开火车朗读比赛。

2.我会连

自己先读字

①再连线

②同桌互读。

③说一说哪些字平舌音和翘舌音。

④举例再说几个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字。

2.读读背背。

(1)老师过渡:下面有一首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2)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注意读准“祖、岭、盛”三个字。

(3)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4)全班交流感悟儿歌。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6)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7)指导背诵儿歌。①自己背诵。②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③四大组开火车连句背诵。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合作精神。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生活体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一)播放录像,情境引入

1.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

2.启发提问:小朋友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3.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想把你过得最高兴的“六一”节的情况跟大家交流交流吗?

①”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先准备好“六一”照片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

②其他同学对他的解说作出评价:态度是否大方,语句是否完整,语言是否生动有趣,如果是,就奖励他一个“优秀解说员”奖章。

(二)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1.老师过渡:下面是老搜集到的本校近年“六一”活动的图片,照片上都是本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节活动的内容。解说照片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六一”节快到了,你准备怎样度过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呢?。

①小组交流:每一个人都自由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和爸爸妈妈过小学阶段的第一个“六一”节,让大家给参谋参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商量,看看设计方案行不行。

2.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

本教学设计,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创设不同角色让学生体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主动表现,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到举止文明、态度自然、语言清楚明白。

二、识字加油站

(一)实物演示,激发兴趣

展示《新华字典》《新编小学生字典》。

1.谁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有什么用?

2.谁会查到下面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页?(“我、是、小、学、生”)

3.看了他们的演示,你想说什么?是不是也想学会这个本领呢?

(二)引导学生介绍学求学网的途径、方法

提示:学习求学网的途径有多种,如:家长教,大哥哥大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说明学。学生介绍方法时,可以边说边做。

(三)老师总结音序查字法

1.按顺序背熟汉语拼音字母表,熟练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在字典的.《音节表》里查到这个大写字母。

3.在查到的大写字母下面找到音节,再看它右边标的页数。这个数字就是这个音节在字典中的页数。翻到指定的页码查到音节以后,再按四声的顺序,找到所查字的音节,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四)学生练习求学网

1.从字典中查出自己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页。

2.从字典中查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姑姑、叔叔等家庭亲人的的名字,看看在哪一页。

3.比赛求学网

①出示老师的名字,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学网。比比谁最快。

②出示老师的新字,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学网。比比谁最快。

宽 溪 往 解 准 楼

[设计意图]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学网。在同学都学会了之后开展竞赛,比比谁最快。目的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法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不光要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吐出心声。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激情,那么课堂自然会成为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话的精神乐园。如本设计中的“我是优秀解说员”:让事先准备好“六一”照片的同学,把照片展示给大家看,并介绍当时的情景,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求学网。在同学都学会了之后开展竞赛,比比谁最快。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法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这样的设计,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的教学环节,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生命方式,得到和谐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我们每个教育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沿着全面发展的轨迹健康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这种保护就是一种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用鼓励的语言让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独树一帜,随时质疑,保留看法,使每一节课都能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让学生个性尽情展现。答案不是唯一的,语文教学才是精彩的。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着力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字。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阅读现代诗《一个石头小姑娘》。

4.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活动的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自己发现。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

2.词语减肥,交流发现。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给词语减肥后,发现新词:大小 深浅 高低 长短 粗细 多少(都是反义词

3.全班交流,归纳发现。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4.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 多多少少( )

深深浅浅( ) 高高低低( )

长长短短( ) 粗粗细细( )

5.展示智慧新发现,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6.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7.选择5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8.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设计意图]

这是一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组词规律的练习,本环节的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两组词,虽一字之差,但词性和词意却大不相同。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①表示蔬菜一类的词:萝、茄、菇(与蔬菜有关)

②表示煮的意思的词: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③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扒、扛、拣(与“扌”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④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跺、踢、跳(与“?”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4)、想想说说

①再说几个表示蔬菜一类的词:──────—(与蔬菜有关)

②再说几个表示“煮”意思的词:────—(与“火”有关。)

③再说几个表示有动手意思的词:────—(与“扌”有关。)

④再说几个表示有动脚的意思的词:────—(与“?”有关。)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④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⑤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⑥拓展练习, 创设情景说话:如

风光秀丽的黄山──────;川流不息的汽车──────

⑦ 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购( )评( )破( )拾( )

沟( )坪( )玻( )给( )

拎( )甸( )续( )钱( )

铃( )句( )读( )线( )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练习给诗配画:你觉得该画什么?

(5)朗读诗歌。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设计意图]

本环节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己练习生活体验来思考、应用新知识,引导小学生自己合作交流,这正是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教学反思]

教是为了不用教。教学就是指导学生自己会学。当学生有了充分的空间展示自我时,就会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想像能力,就会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促进自身的悟感、想像、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真正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交融。

语文终究姓“语”,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是工具性,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知识在学生大脑中的形象不能是课本的翻版,而是充满个性思辩和众人智慧的个性化知识体系,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空间的知识框架。活动的开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认知的欢乐,让学生在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等活动方式中不断将知识积累、储存。因此,本设计意在搭建一个活动平台,老师和和学生一起开动“知识快车”,教学活动中学生先将自己的收获装入“小成果袋”内,然后再有选择地“买票上车”。这样的活动,貌似无序,但却会有很多内在的规则支持着有序的.运作,学生会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人。《语文园地》的教学设计更应如此。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①记下小龙的名字。②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辩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师的角色已发生变化,由教授者转变成为学习的合作者。这一探讨,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应大力提倡。学生也由听课者转变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课堂上的主人。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教师由灌输变为指导,学生由认真听变为自己动脑动口。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运用,为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样的堂课也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实际上课堂重心已发生转移: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向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原来那种教师强调“注意听”的呆板模式,被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取代。这就是注重了学生学习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对教师的要求可更高了。口语交际的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训练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需要说明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引导学生养成文雅的举止谈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 三 课 时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

在联系生活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通过交流和展示,来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二、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设计意图]

引导小学生交流生活体验,组织小学生“推销小报”比赛。本身就是十分有趣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小学生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智慧,感悟的是体验是成功是快乐。这种超越和沟通听、说、读、写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组单元课文,明确什么是段落的关键句;

2、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4、提炼出“围绕关键句写一段话”的写法,为本单元习作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关键句和本段落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找到并掌握关键句出现的地方及作用。

教学过程:

1.一认识“关键句”。

师:昨天,我读到特别有意思的两段话,你们有兴趣读读吗?出示两段“关键句”在开头的段落。点生读。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后面都是在围绕第一句的意思写。

师:相机引出“关键句”。

有两个聪明的小朋友,他们还有更多的发现呢!你快读读他俩的对话,看看他们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什么秘密?

2.生合作读“交流平台”。动笔勾画其中的“秘密”。

3.师生交流。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罗列“关键句”出现的三个地方和作用。

回顾课文、回归整体、提炼写法

师:

“小福尔摩斯”们,现在去到本组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蛛丝马迹”吧!

出示交流要求:

(1)学生小组交流,找出所学精彩段落,师相机出示,让学生美美地读;

(2)师:去掉段落这三个“关键句”,进行对比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总结出“关键句帮我们更好理解一段话”,“段落中心意思更突出”。

联系生活练习说话

1.出示“美食糖醋排骨”图。

2.学生自由练说:妈妈做的'糖醋排骨真好吃啊!

3.出示“春光”图学生自由练说:春天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总结:

师:看来,关键句作用真大啊!同学们发现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写作方法,以后习作中我们一定要记得用上哟!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事实上它的存在对学生“习得”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提炼具有指导意义。用“以段代段”的理念,借助课外阅读段落,引领学生在充分交流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会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这也符合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按一定顺序描述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观。

2、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教学重点:

学会按一定顺序描述乡村生活和田园景观。

教学难点:

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的人们淳朴、美好的心灵所感动;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所迷恋;走进乡村,我们会被这里一切的一切所陶醉。今天就让我们提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在乡村里的感受、体验、见闻或亲身经历的趣事。

二、确定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

1、指名读习作内容要求。

2、多媒体出示要点:

习作内容:田园风光,乡村生活

习作要求:

(1)写的时候要把想写的内容表达清楚。

(2)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三、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1、回顾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流的内容。

2、集体交流想写的内容。

四、例文引路,迁移习作方法

(一)回顾课文的表达方法,指名回答。

(二)出示例文,概括表达方法

1、写作顺序

①、出示《乡下人家》片段:

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师:红色部分的两个词语告诉我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

生: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来描写景物。

师:除了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我们还学了哪些写作顺序呢?接下来往下看。

②、出示《乡下人家》《麦哨》片段: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都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师: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几句都是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

小结: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来进行描写,它会让我们的文章内容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

2、修辞运用:

除了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我们还能用一些修辞方法,来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1、出示课文片段

①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②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师:同学们发现了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

生:拟人和比喻。

师:用上这样的修辞手法之后,所描写的事物就更加的……所表达的内容就更加……

生:生动、形象、具体、清楚、表达真情实感。

师: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生:……

㈢、交流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师过渡:一篇令人身心愉悦的佳作,不仅因为条理清楚,中心突出,而且因为作者善于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妙段为自己的习作增添光彩。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积累的田园风光的佳句。

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描写田园风光的好词佳句,让学生读一读。

五、自由习作

1、师:你会给自己的习作加一个怎样的题目?生汇报,师指导。

2、过渡: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的心描绘出雅致的田园风光、有趣的乡村生活吧!

2、生习作。

六、指导修改

1、集体会诊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根据评议要求集体交流评价。

(2)出示要求。

2、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完善习作。

(1)读一读自己的习作,根据修改要求修改自己的文章并划出自己认为是精彩的句子和段落。

出示修改要求:

①字改正

②词用准

③句理清

④按一定的顺序

⑤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2)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批改。根据别人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的优美描述,修改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

(3)完成习作

①字改正

②词用准

③句理清

④按一定的顺序

⑤用上积累的优美词句。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习作

1、精彩回放:

a、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c、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d、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做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a、教师启发思路。(将自己知道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b、教师个别指导。

c、同桌互相交流。

d、推荐代表交流。

e、师生共同评议。

f、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文字、画面或照片。

一、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学习的收获。

2、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体验。

3、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汇报,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

4、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5、我们听了同学的汇报,自己也有很深的体会,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6、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我的发现

1、自己轻声读一读句子,仔细看看句子中带点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2、生汇报

3、全班齐读,再次感受

4、你能仿写出这样的句子吗?

日积月累

1、自读,想一想,这组诗句和什么有关?(都是和乡村田园生活有关的)

2、师指导读准字音和停顿

3、有感情地朗读

4、试着背一背

5、比一比谁在短时间内记得又多又好

展示台

可结合口语交际,展示小组合作和单独完成的成果。如:“农村风光”图片展、讲一个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描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8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由六个AABB式的叠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伙伴的揭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促进学生的积累。同进可以挖掘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过程建议

1、出示六个词语,学生自由读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发现,教师揭示词语的特点,学生再读体会。

3、教师挖掘: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4、把自己认为较好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包含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八个字。由于构字上的特点,便于学生识字,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放手,引导学生练习,通过组词,学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巩固学生的汉字积累。我会读中安排阅读一首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这首小诗充满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交流,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过程建议

一、读读认认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及含有的词语。

2、讨论: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体会字的含义,发现它们的规律。

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进行组字游戏:先组字,再组词。

4、想一想,你还知道和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吗?说一说,会写的试着写一写。

二、我会填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组字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交流,从音形义上进行区分。

3、进行组词,组内交流。互相检查组词是否正确。

三、我会读

1、自读小诗,读通读熟。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读音问题。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教师组织同学交流读后的收获。

3、这篇短文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启发学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雕像。

4、组内背诵练习,小组间进行背诵比赛。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对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交际提供了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发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交际中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

〖交际准备

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课件或挂图。

2、布置黑板,准备辨认分组用的标志。

3、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建议

1、播放反映短文内容的课件或出示挂图,有条件的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表演。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华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捕捉学生的想法,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4、组内辩论:按应该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观点,将学生他成两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辩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在组内辩论中评选出最佳辩手。

5、将各组推选出的最佳辩手他成两线,进行辩论展示。师生发表意见。

6、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为小华提出合理的建议。

7、根据提出的.建议,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故事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于解决小华提出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要求学生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搜集到的公民道德基本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而办的墙报、写的诗歌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和资料。教师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布置学生的搜集活动,关注学生的准备,必要时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组织展示过程中,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的搜集展示提供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本组展示台提出的要求,了解学生的搜集情况。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可采以组内先交流,然后全班展示的方法,为大多数学生的展示提供机会。

3、引导学生全班展示。如:讲故事、说谚语、说成语,朗诵诗歌、出示报纸等。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资料相互阅,好的内容抄写在积累本上。

4、布置学生课后举办专题的小展览。如:庆六一主题展览、道德之窗等。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词语

1、从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活动中又搜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自己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习作

1、精彩回放:

(1)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2)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3)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4)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1)教师启发思路。

(将自己知道的有关农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描绘下来)

(2)教师个别指导。

(3)同桌互相交流。

(4)推荐代表交流。

(5)师生共同评议。

(6)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面或照片。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 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 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 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 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课时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3、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看意思写词语,看词语说意思,词语改错,抄写最易错字。

2.作业本上看拼音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3.如何判断这就是一个拟人句而不是比喻句

4.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又会发现什么?(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完成作业本上题目。

三、日积月累

(屏幕上出现诗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背诵诗句。回忆全诗,尝试背诵。

4.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将你了解的描写景物的其他诗句背给大家听)《过故人庄》《山居秋暝》

《西江月》【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习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的情感,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资料袋。

【学习过程】

1、导入:

(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2生,1生扮小林,1生扮小东,读“我的发现”。

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齐读)幻灯片出示。

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补充。

顺便说说平时搜集资料中的学习体会。

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交流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

4、学习“日积月累”学习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过故人庄》:

(幻灯片出示诗歌。)

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

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质疑,谁来说说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请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诗意。

(幻灯片出示作业。)

5、作业交流:

让生读诗歌。

听范读。闭眼悟诗情。你听着诗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齐读《过故人庄》。

背诵。

6、拓展:

课外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歌,课堂上交流。

7、作业:

根据《过故人庄》编写一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写友情的诗歌,从中选择一首或几首搜集到自己的资料袋中。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2

【设计理念】

三维目标的整合,在语文教学的“强势领域”──阅读教学中,已倍受关注,并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落实。而在“弱势领域”,特别是“语文园地”中,人们还是深受“强化训练、专项集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们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知识与能力上,把手段锁定在反复训练上,师生根据语文园地原有的板块,按图索骥,就题解题,语文园地还是应试“练”狱──毫无情趣。要落实新教材改革的精神,让丰富、有趣、具有人文内涵的园地绽放魅力,教师要肯动脑筋,善于分析园地中的各种题型特点,巧妙整合三维b标,变以往枯燥机械的练习为情趣盎然的语言实践。基于此,笔者认真钻研“语文园地六”,从以下三方面整体规划,让三维目标在语文园地里“结义”。① 顺路径──根据题型特点,重新调整练习板块。由“我的发现”中词语重叠的特点引到“读读记记”,再由词语──对应的特点引到“日积月累”,最后由诗句描绘的自然风光引到“宽带网”。整个过程环环相扣,追求的是教学的自然顺畅,情趣便暗含其中。② 新刺激──围绕练习的重点,变换实践方式,新的刺激给学生新的感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③ 巧渗透──在练习中渗透人文体验,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上有不同的意思,认识到词的意思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积累有一定结构规律的词语和优美的古诗句,交流宽带网信息。

2、过程和方法目标:自我发现,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区分字义,交流资料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与富饶。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相信学生,给予发现: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到语文园地里走一走。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翻开第98页,读一读第一题中的句子,结合学习伙伴的话,看看有什么发现。

2、自选方法,区分字义: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深”与“封”在这些句子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用语言概括,可以用画画表示可以造句,可以组词。只要你们有办法区别出词语的意思,就是好办法。开始!

3、集体交流,明晰字义: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习惯和原有认知都存在差异,提出多种辨别方法,有助于学生展露自己的'长处,同时在集体交流中,又有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聆听学习伙伴的意见中积累了方法,明确了字义。

4、联系生活,拓展练习: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好”和“火”字在不同的语句中也有不同的意思,大家想一些词语来区分一下。

5、巧借漫画,人文渗透:

一个字有这么多的意思,看明白还好,看不明白可要闹笑话了。出示漫画《早点》。(漫画大意:清晨,一位外国人上街,看到沿街店铺前挂满了“早点”二字,由衷地感叹到:中国人真勤快。)

同学们看了这幅漫画,你们有什么话想说吗?

〖按惯例,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相似题型的适度拓展即止。从文本的“深”与“封”到课外补充的“好”与“火”,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这里已被兼顾,而情感、态度和价值现却难以凸现。我从平常的阅读记忆库中搜出这张漫画,让学生解读,花费时间不多,却能给学生在大脑中留下一个形象的人文印记──中国字很有讲究。〗

二、读读记记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刚才同学们从句子的对比中有了新发现,那么就这个句子,你们还发现哪些有意思的词语?出示句子: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2、自由读词,一次识记:

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这里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自由地读一读,记一记第三题的词语。

3、指名读词,二次识记。

4、雪地呼词,三次识记:

这几个词很调皮,都藏到这片雪地里了,(课件出示填空)快来跟它们打招呼:

清晨,推开关得(严严实实)的窗户,眼前一片雪白。我赶紧出门,一脚踏在(又松又软)的雪地上,(舒舒服服)好像踩在厚厚的毛毯上。放眼望去,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正在用身子与雪花亲密接触。树下,有的孩子(又唱又跳),有的孩子(又说又笑),有的嘴里吃着(又香又脆)的小酥饼……我静静地站在雪地上,对旁边的一切(不闻不问),(不知不觉)我成了一个小雪人。(确确实实)我沉浸在雪的世界里。

5、抄写词语,四次识记:

你看,这些词语在雪地里一滚真生动,它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形象。请你们拿出笔写写你喜欢的词语,把它们从雪地里请出来。

〖“读读记记”四个字已明示着学习方法和目的,我们在把握其根本的同时,要精心构思每一次读记的训练方式,尽可能使每次的呈现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引进一些如“雪景图”的“文字游戏”,能使学生乐得其所。〗

6、发现特点,迁移应用:

你们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能仿照样子说几个吗?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不进行过多的讲解,重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构词规律,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再进行迁移应用,一切便瓜熟蒂落。〗

三、读读背背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这些词语,一一对应。古诗中上下句也是这样,读起来琅琅上口。请你们自由读读第二题中的诗句,同桌可各读一句。

2、看图猜诗,情趣识记:

现在请你们给这些画配上合适的诗句,这叫诗情画意。(出示彩图,学生看图猜诗句)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4、交流名句,丰厚积累:

你们在课内外读过很多诗,还记得描写自然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句吗?

〖“同桌互读”→“诗情画意”叶“尝试背诵”→“交流名句”,体现的是一个自主、合作学习的路径,教师在其中只不过是向学生提供诗画对应的机会,增强他们对诗句的感性认识。〗

四、走进“宽带网”

1、顺水推舟,自然过渡: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不仅有精美的诗歌,还有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资料搜集,现在就请你们做一回导游,带我们一起走进宽带网。可以介绍书上的,也可以介绍其他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2、利用素材,自主介绍:

学生手拿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景点或物产。

3、同桌互通,拓宽界面:

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祖国富饶的物产或美丽的风光(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4、整理材料,课后延伸:

同学们精彩的介绍,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饶。课后请同学们整理好交流的材料,准备办一期展览。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结合本单元课文,明确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

2.结合画面识字。

3.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4.积累与知错就改有关的名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出示课件)

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

(1)小组讨论: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哪些?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

预设:理解词语的方法有结合生活经验理解。

预设:实在不好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

2.(出示课件)

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1)小组讨论: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2)小组代表发言: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

3.(出示课件)

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联系上文的方法,“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时高兴地叫了起来,因此,这里是说一个个头戴斗笠的孩子像蘑菇)

4.(出示课件)

理解难懂的句子,还可以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

5.教师小结: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板书: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询问他人等)

设计意图:

出示交流内容,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出示书中字词。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画面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注意读准“巡、缆、瞭”。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4.图文结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出示课件)

(示例: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航。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他们一起说着悄悄话)(板书:看图识字)

设计意图:

看图识字,并用上这些词语,想象画面,连成一段话,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出示书中句子。

1.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第一组句子,加点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话中“熟”的意思是“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第二句话中“熟”的意思是“熟练,表示程度深”。

第二组句子,加点的词语是“味道”。在第一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舌头接触苹果时所得到的感觉”;第二句话中“味道”的意思是“看这本书时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出示课件)

下面的例句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读一读,再选一个开头照样子写一写。

出示书中例句。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这两段话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两个例句的构成规律是,句子是围绕开头的小句来写的,后面部分把这个意思写得更加清楚明白。

第一句话是围绕“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写的;第二句话是围绕“他们高兴极了”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出示课件)(板书: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点一串又一串“噼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地上溅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汇到一起变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流向远方。往远处看,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分不清哪里是楼房,哪里是大树。树叶被雨水冲刷得更加翠绿、透亮,树枝摇摇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到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一片又一片地落到了地上,顺着雨水漂向了远方。

设计意图:

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出示书中“日积月累”的内容。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都是关于什么的名言?(都是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板书: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4.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取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了理解句子的方法,学会了看图自主识字、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还积累和理解了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1.结合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词语并展开想象;

3.认识汉语一词多义现象;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4.积累背诵关于“改过”的名言。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⑵ 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⑶ 自由选词说话。

2、我会连

⑴ 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⑵ 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⑶ 动笔连线。

3、读读背背

⑴ 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⑵ 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⑶ 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⑷ 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⑸ 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⑹ 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4、了解赵孟頫字体的特点,感受赵孟頫字体的秀丽柔美,稳健大方的特点。

5、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2、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的?你用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要边读边思考,阅读完后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平时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于一知半解的问题要查资料,确保准确。

4、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多读名著。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并写下心得。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现问题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学生齐读后思考: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发明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探讨、解决问题中得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展示楷书和行书各一张,学生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别,再读一读展示的相应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交流。

(发现: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互相牵连,所以,楷书写起来相对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学生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交流。

3、展示赵孟楷书《三门记》。

(1)学生对比认识其楷书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变”“通”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不受阻塞,才能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句子出自《礼记》,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教师简单介绍出处及作品情况。)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多练多思考,同时积累了有关变通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习得了提高阅读效率的方法。但要想在实际阅读中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还需要持之以恒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