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解题技巧

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解题技巧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1W 次

篇一: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答案

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解题技巧

阅读下文(12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九年级语文-魔方格

阅读下文(12分)

读“死”书与读“活”书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

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小题1:什么叫读“死”书?什么叫读“活”书?(2分)

小题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小题3: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

小题4:如何理解文中“死”与“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2分)

小题5: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0字左右)(4分)

小题1:①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②读“活”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小题2:可用原文“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或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小题3: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经强化和论证。②引用古语阐明了“死”与“活”,两者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

小题4:“死”是基础,“活”是一种提高。或“死”与“活”相辅相成。(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小题5: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第一、二自然段开头就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摘引作答即可。

点评:本题不难,文段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易于概括。在阅读时,要根据所提问的问题,找到与问题有关联性的信息,有现成的句子就摘录,没有就自己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文章中“所以……”这样的概括性的评述语言,即是本文的论点。

点评:本题不难,仔细阅读即可找到论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发表的主要观点,可从概括评述性的文字中寻找,如果作者没有明确的提出论点,那就根据文意自己概括。

小题3:

试题分析:先将每一段的内容了解清楚,理清作者的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点明作者使用的论证方法和的说明的道理。作者开头先提出问题,从“读活书”与“读死书”两个方面说明道理,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提出论点,再引用古人语言,进一步议论。

点评:本题有难度,题目不是简单的问“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而是问“怎样证论”,要求学生答出论证的过程,学生要对作者论证的层次充分了解方可作答。就论证方法而言,大体上就是两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何从具体的技巧来说,有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小题4:

试题分析:作者的论点中讲得很清楚: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基础”是为必须先做到的,然后要提高。

点评:本题不难,文中有明确的文字信息,仔细阅读即可。做此类题,关键还是从文中寻找相关的文字信息,或摘引或概括。

小题5:

试题分析:理解作者的观点,从“读活书”和“读死书”的关系上来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来说。注意要主观表达,不可只复述作者的观点。

点评:本题不难,文章观点明确,学生不用多思考,稍加发挥即可。主观题往往并不难,只要有针对性,针对文章的中心意思谈及自己真实的想法,再结合一点生活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回答正确。只是语言上要注意简洁,要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文(12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主要考查你对议论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考点名称:议论文阅读议论文: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这类文章或从正面提出某种见解、主张,或是驳斥别人的观点。

新闻报刊中的评论、杂文、说法或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感受等,都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事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议论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说服,以表明自己的见解、主张、态度的表达方式,通常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构成。

议论文题目分为论题,论点,寓意型。

论题型为作者观点但以简洁为主,所以中心论点一般不能直接抄论题,论题型,论题型一般没有观点倾向性,例如:君子之交淡如水。

寓意型一般与论题论点并存且不能直接作为中心论点要还原本意。

议论文的特征:

一、议论文的分类:

议论文包括一般性议论文,评论,杂文、跋等。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又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文: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要求:

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②用充足有说服力的论据

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2、驳论文:

论辩是针对对方的观点加以批驳,在批驳的同时阐述己方的观点

方式:

①提出论点

②证明论点

③总结论点

驳论文的破立结合:

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再批驳已指出的错误论点,并在批驳的同时或之后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加以论证。

二、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 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头③文章中间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 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 ,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理论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但是不能选取小说中的比如:保尔之类的。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

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 的过程。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 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 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 可以引用一些古 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 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e、类比论证

三、议论文逻辑性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①准确、严密

②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使用修辞,体现其用词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 、对照 、层进 、并列等。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

如:“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由此”等等。

四、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 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

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

议论文基本结构及分类:

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和解决问题(结论)。

分类:

如果从文章内容的逻辑关系来分析,议论文具体的结构形式可分两大类:

a.纵式: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

例1.“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后,循序渐进的去论证,把道理逐渐展开,最后归纳总结。

例2.“正反论证”式:先提出论点后,先从消极方面论证,然后进一步从积极方面论述。

b.横式: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

例如:

有“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

有“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证。

有“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总是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总之,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层次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注意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

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

一、论点考点: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①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

②在文章结尾,就是所谓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5、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二、论据考点:

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结构有:

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

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四、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考点: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答题思路:

①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

②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

③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④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考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

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a.概念使用准确,b.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答题思路: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

思路:

①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②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答题思路:

①解释词语的含义;

②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六、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

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

①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②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七、开放性、拓展题考点

这种题一般都是,考查学生阅读文章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或理性思考。解题时需结合文章发挥个人从阅读中获得的感悟。

答题方式:

相当于写一篇小的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注意必须引用名言或名人轶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认识。

八、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考点

答题思路:

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都是为论点服务的(不同表达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议论成分的目的来确定)

议论文阅读答题步骤:

一、找准论点: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俭以养德)。

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如(淡骨气)一开头就提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如《想和做》。

也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除了以上分析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来找沦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

1.分析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2.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论点。

3.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区别: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如《谈骨气》,是论题,不是论点。但它里边包含着论点,以它为线索去分析,往往就能找到论点。

"谈骨气"是一个动宾短语,中心词是"谈",表明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是"骨气"。显然, "骨气"是个比喻的说法,用来比喻"气节",由此可以推测本文要论述的是“气节”问题,出论点即"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二、分析论据:

1.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2.找出此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三、明确论证方法:

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

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

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沦--结论)。

要理清文章的思路:

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五、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例如 俭以养德)中"俭以养德",意思是要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它内涵丰富,警策动人,只有联系作品背景和全文内容,才能有较深理解。

六、阅读议论文,同样涉及到语音、词语、句意的理解等基础知识,这就要在平时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积累词语,遇到有意思的句子要揣摩、领悟。

考题上出现此类内容,要从文章内容上,尤其是从文章的中心上去理解。

七、要从整体上把握:

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⑴明确: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 (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 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④比喻论证比喻 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 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4、议论文的结构

⑴一般形式:

①引论(提出问题)―――

②本论(分析问题)―――

③结论(解决问题)。

⑵类型:

①并列式

②总分总式

③总分式

④分总式

⑤递进式。

5、议论文的语言

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6、驳论文的阅读

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

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与“阅读下文(12分)读“死”书与读“活”书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篇二: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答案

蒋孔阳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 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 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 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 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 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 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 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 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 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 准。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要把书读进去,真 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 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 首先, 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 大、 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 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 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 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 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 “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 “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 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 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 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 认真阅读本文,思考下列问题: 一、什么叫读“死”书?什么叫读“活”书? 二、对于中学生来说,为什么首先要老老实实读“死”书? 三、读“死”书与读“活”书,怎样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四、你同意文中的观点吗?如不同意,你有什么见解,不妨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一下。【参考答案】 1.①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 用。②读“活”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也可用原文回答) 2.可用原文第⑵自然段中句子“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死’书……后读‘活’书”, 也可以概括为“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②引用古语阐明了“死”,“活”之 3.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证。 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4.能理解为“‘死’,‘活’之间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或“‘死’是基础,‘活’是一种 提高”均可(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5.言之有理即可

篇三: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①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②读“活”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也可用原文回答)

2.可用原文第⑵自然段中句子“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死’书……后读‘活’书”,也可以概括为“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3.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证.②引用古语阐明了“死”,“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4.能理解为“‘死’,‘活’之间的辩证关系”(相辅相成)或“‘死’是基础,‘活’是一种提高”均可(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5.言之有理即可

篇四: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答案

读死书与读活书的阅读答案1.本文中心论点2.概括第5段的论证过程3.理解文中第2段划线句子(对于中学生来说.)4.文章第4段是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所谈的读书要先有读死书的基础,补充一个事_百度作业帮

读死书与读活书的阅读答案1.本文中心论点2.概括第5段的论证过程3.理解文中第2段划线句子(对于中学生来说.)4.文章第4段是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所谈的读书要先有读死书的基础,补充一个事

读死书与读活书的阅读答案

1.本文中心论点

2.概括第5段的论证过程

3.理解文中第2段划线句子(对于中学生来说.)

4.文章第4段是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所谈的读书要先有读死书的基础,补充一个事实论据,让作者的论证更充分 幻世萌_小趎 2014-11-09

1中学生来应该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2、b c

3、比喻论证 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

4、示例:当今中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甚至不懂装懂,基础知识都没搞懂,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这对刚刚开始人生之路,刚刚开始学会自己读书的中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篇五:读死书与读活书阅读答案

读 死 书与读 活 书 读 死 书好?还是读 活 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 活 书好。读 活 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 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

读 死 书与读 活 书

读 死 书好?还是读 活 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 活 书好。读 活 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 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 活 书,以及善于 活 读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 活 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 死 书,或者是先读 死 书,后读 活 书。

所谓读 死 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由于书是文字构成的,中国的文字包括形、音、义三个方面。读 死 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我主张中学生读 死 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工夫。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 四人帮 时的 假、大、空 ,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 活 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 死 书,有了读 死 书的基础,然后再读 活 书为佳。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 死 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 活 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 死 书,但又不拘泥于读 死 书。 死 与 活 ,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 死 ,书就 死 ;人要书 活 ,书就 活 。这就叫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 与 活 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18、什么叫读 死 书?什么叫读 活 书?(3分)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0、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

21、如何理解文中 死 与 活 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2分)

22、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0字左右)(3分)

参考答案:

18、①所谓读 死 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1分) ②读 活 书,是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1分)(也可用原文回答)

19、可用原文第⑵自然段中句子 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 死 书 后读 活 书 ,也可以概括为 先读 死 书,后读 活 书 。(3分)

20、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证。(1分) ②引用古语阐明了 死 , 活 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

21、能理解为 死 , 活 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辅相成)或 死 是基础, 活 是一种提高 均可(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

22、言之有理即可(3分)

1.什么叫读 死 书?什么叫读 活 书?(2分)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3.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2分)

4.如何理解文中 死 与 活 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 ?(2分)

5.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0字左右)(3分

[解题指津] 这里的五道小题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第1、4、5小题考查的是基本的阅读能力,第2、3小题考查的是议论文文体方面的知识。

第1题属于词语含义的理解,对文中的词语含义不能望文生义,一定要联系文章内容来理解,此题中的 读 死书 的含义可用文中的话直接作答,即 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 读 活 书 的含义要根据原文内容提炼出含义,指读书要侧重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第2题考查文章中心论点,这是议论文阅读分析题常考的一个考点。一般而言,作者的观点常出现在文章开头,这篇短文的观点就在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第3题考查文章的论证思想。这是议论文阅读分析题中较难的一个考点,应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本文作者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强化和论证,再引用古语阐明了 死 、 活 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

第4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是阅读任何文体的文章都要注重的一个考点。题目说 死 与 活 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正确作答,必须读懂原文。该文中的 死 是基础, 活 是提高。

第5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是近两年中考题中的热点试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你既可以选择赞同的观点,又可以选择不赞同的观点,关键在于你陈述的理由要站得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