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他揭开了粒子加速器王国的奥秘经典故事

他揭开了粒子加速器王国的奥秘经典故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5W 次

他身上有一种文人的儒雅风度,他的名字却和一系列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他就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先生。

他揭开了粒子加速器王国的奥秘经典故事

近一个世纪的科技人生,谢家麟以两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科研成果,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贡献。2012年2月14日,92岁高龄的他登上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领奖台。

  “我这个人胆子大,敢闯敢干”

对于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谦逊地说:“我只是很一般的平常人,不聪明也不能干,我能获奖说明一个人不管资质怎么样,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取得成就。”

“资质平常”的谢先生却自称有一个特点:胆子大,敢闯敢干。他说,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和问题,没有路可走也要想出路走。

1952年,回国受阻而无奈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作的他接受了一项任务,研制一台高能电子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别人都问我,用加速器治疗癌症,风险这么大,你能睡得着觉?”他微笑着回忆。

谢家麟拿着100万美元的经费,和一个招聘来的退伍兵,领着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两个工程师和几个技术员,与当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四名教授和一家大型加速器制造企业组成的团队展开了竞争。经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由谢家麟领导的团队,硬是抢在了别人前面,建成了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技术要求精尖的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并用于临床,在美国高能物理界引起轰动。“这事奠定了我一生事业的基础。”他说。

正当他一举成名之际,美国移民局给他来信,要他在做美国永久居民和限期离境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决定回国。有人问他后不后悔当初选择回国,谢家麟说:“我不但不后悔,而且感到非常庆幸。”

  几代中国物理学家的梦想

在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开展高能物理实验研究,这曾是几代中国物理学家的梦想。1972年,由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牵头,包括谢家麟在内的18位科学家参与撰写了一份报告,提出建造高能加速器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准。

这项大科学工程建造方案的确定经历了近十年的曲折。作为总设计师,谢家麟始终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着。他领导组织了数十次研讨,最终确定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

已年过花甲的他,全身心投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中,仅用4年时间,就创造了国际同类工程中建设速度快、投资省、质量好、水平高的奇迹。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对撞。

年逾古稀,谢家麟仍没有停下科研的脚步。近20年来,他又研制成功多种尖端技术的“混血儿”自由电子激光,使用创新的“前馈控制”方法提高了直线加速器的性能,在80岁高龄后他还研制成功一种实用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简化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结构,既提高了性能,又降低了造价。

  “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谢先生的生活中,文学艺术占据着一席之地,诗词、音乐、小说都是他的兴趣。1951年,谢家麟首次回国受阻,心情郁闷中写下一首诗:“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人应该有广泛的兴趣,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你一点不知道是很遗憾的。”谢先生说。

谢先生曾评价自己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未考虑过自己要取得何等成就,成为什么人物,获得多少报酬。”他说。

长子谢亚宁,如今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在成长过程中,他印象最深的是父亲的告诫:“一个人没有成为伟大的人物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需要特殊的能力与机遇;但若没当好一块‘平凡’的砖瓦,却是不可原谅的。”

2008年,谢先生88岁之际,出版了自己的自传《没有终点的旅程》。他在自序中写道:“在人生旅途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把自己的经历告诉后人。”

2011年,谢家麟指导的最后一个博士生毕业。现在,他和老伴住在北京海淀黄庄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生活平静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