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日志 > 经典日志生活原本无所畏惧

经典日志生活原本无所畏惧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7W 次

生活,原本无所畏惧。可是,生活的常规模式,却给我们限定了一个狭隘的思维空间。从此,我们的生活一直处于“畏惧”的状态,久久无法平息。

经典日志生活原本无所畏惧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有过不同的生活经历,碰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挫折与困难,甚至有的人从一出生就未曾见到自己的亲身父母,这种莫大的灾难或许是命中注定的。而绝大多数人是幸运的,他们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在不太糟糕的环境下顺其自然地生活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是在蜜罐中长大的,不曾受到一丝委屈与痛楚,从未因温饱冷暖而担忧,从不为如何生存而苦恼。

不论是哪一种人,从二十岁、四十岁再到六十岁,都要逐渐老去,到最后走向同一个结局——死亡。一旦提及死亡,几乎所有的人都怀有一个心态:畏惧、担心、不安。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生命并非那般脆弱,不会轻易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所以,你大可放心,不用畏惧,去安心的生活。

可是,大多数人都是“无谓”地生活着,却对生活充满了疑惑?这困惑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不得其解。尤其在中国,由于历史、国情所致,“国人思维”久久被撂置在一个“局限”的边缘地带,无法扩散、难以拓展。自始至终,一群又一群人都麻木不仁、消极颓废地生活着,直到离开这是世界的那一刻,才幡然醒悟:不该这样生活,该那样活着。可是,为时已晚,不可挽回,只能带着遗憾离开。

偌大的中国,有几个人是安详、顺意地离开的?太少太少。战在旧南京城下的中国军人,为保卫国土、守护家园,与敌人勇猛厮杀,最后倒在腥味四溢的血泊里,却不能告知自己的亲人曙光即将来临。守在边疆防线的人民警察,为挽救人民财产损失,与歹徒搏斗,英勇牺牲,还没来得及诉说亲情就匆匆离去。那些为国为民英勇牺牲的英雄,虽离开时带有遗憾,但世人将会给他们一个无声的慰藉。对于他们来说,“生之何谓”已经还原出了一种真实的面目。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最敬佩两种职业的人:敢于赴死战场的军人和勇于惩恶扬善的警察。我一直觉得,他们的`生活应当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他们应该是国人生活的坐标,他们的那种无畏精神应当长久传承。

可是,让人失望的是,如今的社会“造就”了一群群缺乏坚强、优柔寡断、消沉堕落的人。男人甚多,女人次之。“疯男傻女”成了阻碍社会文化进步的“绊脚石”,“堕落卑劣”成了侵蚀中国文明的“毒瘤”。那些男人女人,表面上对生活不惧不怕,其实是对生命的一种肆意践踏,他们远远不属于“生之何谓”的人。

“生之何谓”,应当属于那些人呢?怎样的男人?如何的女人?

“生之何谓”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虔诚信仰。准确地说,是一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勇敢情怀,延伸地讲,是一种博大无谓、豪情壮志的宏伟气魄。我们应当赋予“生之何谓”更加宽广深远的意义。那些每天萎靡不振、消极沉迷的人显然与当今世道格格不入,那些总把生活当作游戏来消耗时光的人也很难与当下生活处处相融。有些男人,遇到挫折就避退千里,碰到困难就叫天喊地,不能持有“无谓”的勇气和决心坦然面对。有些女人,好追求却不求上进,爱攀比却不知努力,总是打着“清纯”的招牌“骗钱骗物”,引诱傻人犯错。有些男人,年纪轻轻,却玩物丧志,践踏青春,侮辱理想,把“中国梦、人生梦”抛在宙际边缘。有些女人以“基础职业”为生活资本,高高在上,不屑一顾,漠视生命,把原本的那份善良、纯真挥之千里。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女人,早已与“真人生”脱节,心中再也没有无谓的博爱情怀了。

我们早就该明白:男人,应当自立自强、无所畏惧;女人,应当自重自爱,不再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