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语录 >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1K 次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句子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句子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经典名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经典名句

《论语》经典名句1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就能听到有关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更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

则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外出就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修行实践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就再在书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可以担当别人的老师。”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能行。就像大牛车没有輗,小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行走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时,我对一切道理都能通达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我对听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贯通、泰然对待了;到七十岁,我便随心所欲,不会有越出规矩的可能了。”

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并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孔子说:“君子通常襟怀坦白心气宽广,小人则一般心气局促忧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的时候,我不会启发

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阐述不清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多个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跟随着去尊崇,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就是我的忧虑啊!”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欢古代文化,敏锐勤奋地学习追求而得来的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以实现整个人类的仁道为己任,不也厚重吗?坚持到死才终止,不也长久吗?”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孔子说:“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唯恐再落下。”

《论语》经典名句2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玩物丧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为知己者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论语》经典名句3

求学篇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注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注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注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注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注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注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举一反三)

【注解】(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怎么也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四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再往下教他(新知识)了。

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注解】发奋时候竟忘记吃饭,快乐时候就忘记了忧愁,把自己就要老了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罢了。”

10、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注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注解】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

立志篇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注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注解】三军中可以夺取统帅,但是不可能强迫改变一个平民百姓的志向。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注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品德篇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注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注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

1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注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8、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注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注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注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1、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注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杀身成仁)

【注解】有志之士和仁人,不会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会勇于牺牲来成全仁。

2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注解】做不应该做的事从而做官发财,对我来说,好比是天空浮来浮去的过眼烟云。

2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注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注解】聪明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聪明智慧的人爱活跃,有仁德的人爱沉静。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2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注解】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

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解】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8、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注解】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过错呢。

2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注解】君子不因为别人的话说得好就提拔他,也不因为别人的品德不好就废弃他的正确意见。

30、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注解】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根本。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注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3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注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处世篇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注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注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35、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注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

3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注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3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注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3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注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注解】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人家恶事。

4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注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政府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4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注解】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

4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注解】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比喻要胜任工作,必须先学好本领。

4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注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

45、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注解】见到自己应当做的正义的事情而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

4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注解】凡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开怨恨了。

哲理篇

47、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 《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注解】孔子谈到《韶》这一乐舞说:“美极了啊,又好极了。”

4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注解】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

4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注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5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论语》经典名句4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6.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译文】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1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3.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4.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6.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9.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2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2.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23.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2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2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27.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孔子说:“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36.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4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孔子说:“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42.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睦相处。”

44.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孔子说:“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45.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品德好的人一定言谈也好,言谈好的人不一定品德好。高尚的人必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高尚。”

4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7.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文】孔子说:“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48.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至死也没好名声。”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孔子说:“听从花言巧语就会丧失自己的美德,小事不忍耐就会搅乱大事情。”

5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 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51.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互相商议谋划。”

52.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53.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轻时,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到了壮年,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5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55.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从道德方面来说,是应唾弃的。”

5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道德这么衰弱?过去的事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从政者危险呀!”

57.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译文】子张说:“士遇见国家危难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临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5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博学习并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60.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译文】孔子说:“君子要使百姓得到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论语》经典名句5

本学期老师组织我们读《论语》。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老师一遍遍在课堂上讲解所谓何意,我在下面听得云里雾里,想不通这古人好好的话干嘛要说成这样,在我眼里,古人的经典文章一直是深奥难懂。

课间随意翻阅书本,不觉被里面的内容牢牢吸引了,这本书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枯燥难懂,论语中的经典话语加上一个个小故事,变得生动形象,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每当夜晚难以入眠时,我便捧着它细细品味,细读之中,也读出了一点点自己的心得。

为人之道,贵在真诚。自懂事以来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处世圆滑,左右逢缘;有些人巧舌如簧,善于奉承;有些人耿直憨厚,善良朴实;有些人刻苦兢业,舍已为公;有些人无为颓废,胸无大志。这些类型,我觉得都和自己对不上号,我自己却是挺喜欢真实,不太会耍弄心机,也不善于推卸任务,也许源于老师对我的教导:做一个真诚的人。真诚是搞好人际关系的良方,与人交往,不虚伪,不矫饰,真诚地面对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我想他人也会热情地接受你。

这本书还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有些故事我还没有细细地读完,不过我想我会挤出时间去细品的,看着书柜里长年作为装饰品的书籍,我很惭愧,没把书当成自己的朋友,我想我会重新去认识它们,就像《论语》里说的,为人之道,贵在真诚。

《论语》经典名句6

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敬鬼神而远之

4、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6、未知生,焉知死

7、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8、不患人之不己知

9、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鸟兽不可与同群

11、无可无不可

1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4、吾日三省吾身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不迁怒,不贰过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9、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小不忍则乱大谋

2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4、巧言令色,鲜矣仁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朽木不可雕也

27、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8、子不语:怪、力、乱、神

29、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0、仁者,其言也切

3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32、邦无道,危行言孙

33、知其不可而为之

3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君子有三戒

37、乡原,德之贼也

38、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9、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40、不学诗,无以言

41、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2、有事弟子服其劳

4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5、礼,与其奢也,宁俭

4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49、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50、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5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2、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53、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4、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6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63、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64、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6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66、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6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8、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6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7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7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4、当仁,不让于师

7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76、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7、三月不知肉味

7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7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0、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81、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82、过犹不及

83、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8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6、道不同,不相为谋

87、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8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9、虽蛮貊之邦行矣

90、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91、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92、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9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

9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96、近者说,远者来

9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8、名不正,则言不顺

99、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00、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论语》经典名句7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4.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但一个普通人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8.言必信,行必果。

讲话诚实,做事果敢。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统治者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切勿强加给别人。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敏又好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真正高尚的人重视的是正义感,坚持自己的处世原则,而卑贱的人仅仅狭隘地从自身利益出发。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

14.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1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他人工作是否忠诚?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我的知识,自己是否熟悉了?

16.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知识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吗?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而改正缺点。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逝。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冬天来临的时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单纯追求速度就无法达到目的,只顾小利,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26.道不同,不相为谋。

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无法共事。

27.不学礼,无以立。

不学习礼仪,就不能够在人群中立足。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干不义的事得到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3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性情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别人好的地方,我们要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有没有。

32.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

33.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当初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是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34.有教无类。

不管贵贱贤愚,哪一类人都给予教育。

3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36.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行仁义之事的时候,即使是老师也不用谦让。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3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以不刚强坚毅,因为他们责任重大而路程遥远。

4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

4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与朋友交往,要守信用。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经典名句8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23.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25.三思而后行

【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

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27.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2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30.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3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33.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3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3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3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

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9.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4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4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4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原】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道德和学问)抬头仰望,越仰望越觉得高耸,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好象就在前面,忽然又像是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前进都不能。我竭尽全力,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虽然我想攀上去,却没有途径。”

4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4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4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 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4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4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48.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

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4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5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51.近者说,远者来

【原】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译】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幸福,使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5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原】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5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54.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55.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又何必这样呢,见到财利时,能想到道义;见到国家有危难时,愿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的境遇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就可以算做完人了。”

56.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孔子说:“古人学习的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

5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原】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己表述啊!”

5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5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论语》经典名句9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

孔子说:“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如同北极星,安然不动而众星绕之。”

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为政》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10、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wū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1、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1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

“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1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1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5、子贡曰:“如有博施shì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16、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17、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1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fěi不发,举一隅yǔ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9、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20、叶shè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22、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2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人总是忧愁悲伤。”

24、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注释】太宰:官名。

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

25、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男子汉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28、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注释】复:实现。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29、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30、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31、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孔子说:“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32、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住在这个国家,就要事奉大夫中的那些贤者,与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33、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3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35、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36、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3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38、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先进》

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论语》经典名句10

1.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2.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6.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8. 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9.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0. 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1.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2.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 孝弟(tì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4.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5.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7.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8.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9.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2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1.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2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7.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8.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9.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0.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1.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3.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4.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5.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6. 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7.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8.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9.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0.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41.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经典名句11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8、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1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1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1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7、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8、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1、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2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23、礼,与其奢也,宁俭。

2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6、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8、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29、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30、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2、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3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5、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36、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

3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40、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1、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42、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4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9、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经典名句12

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3、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6、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7、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4、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1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9、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经典名句13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4、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5、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16、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18、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0、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既欲其生,有欲其死,是惑也。

2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2、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3、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错过人才);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5、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浴吾所了好。

2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27、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经典名句14

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巧言令色,鲜矣仁。

7、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4、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

1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经典名句15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 子曰:“君子不器。”

5.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9.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15.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6.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17. 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18.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9.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1.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22.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2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4.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5.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27.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28.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 君子不以绀j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30.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3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3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33.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4.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6.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

3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8.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3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0.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1.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2.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3.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44.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5.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47.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48.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49.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50.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经典名句16

1.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2.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3.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4.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5.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7.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8.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9.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1.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12.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13.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14.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5.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6.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7.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18.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9.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20.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21. 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22.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23.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25.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26.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27.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28.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9.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30.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31.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3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33.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34.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36.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37.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8.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