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语录 > 曾国藩名人名句90句精选

曾国藩名人名句90句精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W 次

事涉刻薄者,即所持甚正,亦不可自我开端。——曾国藩下面这篇是小编为各位读者收集的曾国藩名人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曾国藩名人名句90句精选

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4、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5、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6、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7、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8、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9、凡事后而悔十艮自己的疏漏,与事后而议论别人的疏漏,都是阅历浅薄的表现。

10、完全没有静字功夫,想要做到心的凝定,能达到吗?

11、天下绝对没有容易相处的境遇,人间哪里有空闲的岁月。

12、敬字惟有无论众与寡,无论小与大,切不敢怠慢三句话最为切当。

13、危险紧急的时候,不要依靠别人,专门依靠自己,才是稳当的做法。

1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书信》。

15、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觇敌情,三日临阵胆识,四日营务整齐。——《曾国藩书信》。

16、人才何常,褒之则若甘雨之兴苗,贬之则若严霜之凋物。——《曾国藩书信》。

17、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曾国藩书信》。

18、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饥耐寒,而临敌能忍饥耐寒者。——《曾国藩书信》。

19、近时所调之兵,天涯一百,海角五十,卒与卒不习,将与将不和,此营既败,彼营掉臂而不顾,哆口而微笑,各营习见。夫危急之际,无人救应。谁肯向前独履危地,出万死之城,以博他人之一微笑?鄙意欲练勇万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曾国藩书信》。

20、调军出战,不可太散。——《曾国藩书信》。

21、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盖实者,不欺之谓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曾国藩家书》

22、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曾国藩家书》

23、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曾国藩家书》

24、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曾国藩家书》

25、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曾国藩家书》

26、总要养得有的次博大活泼,此后更当有长进也。——《曾国藩家书》

27、名望所在,是非于是乎出,赏罚于是乎分。——《曾国藩家书》

28、和字能过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曾国藩家书》

29、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曾国藩家书》

30、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曾国藩家书》

3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家书》。

32、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3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34、谚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曾国藩家书》。

35、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36、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曾国藩日记》。

37、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家书》。

3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家书》。

3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家书》。

40、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曾国藩

41、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曾国藩

42、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

43、"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曾国藩

44、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曾国藩

45、家和则福自生。——曾国藩

46、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47、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48、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曾国藩

49、血气盛,则克治难。欲养心者,先治其气。 ——曾国藩

50、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励志咬牙,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忝然自馁也。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迟缓,迟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51、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

5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曾国藩

53、诸弟在家读书,不审每日如何用功?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面、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

54、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5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56、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7、处利则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处名则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贤处利让利,处名让名,故澹然恬然,不与世作。

58、规模先要个极大,意思先要个安闲。古之人先约而丰人,故群下乐为之用而所得常倍。徐思而审处,故己不劳而事极精详。褊急二字,处事之古碍也。

59、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60、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61、莲香入座清,笔底当描成这般花样;湖水连天静,眼前可悟到斯道源头。

62、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63、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6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曾国藩

6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曾国藩

66、欲成天下之大事须夺天下之人心。

67、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68、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9、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曾国藩

70、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曾国藩

71、"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曾国藩

72、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曾国藩

73、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曾国藩

74、人生在世,个人不可成事也。欲成大事,须营运关系,借他人之力以成自己之事。

75、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曾国藩语录

76、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曾国藩名言

77、保养之法,在慎饮食节嗜欲,不在多服药。

78、凡蒋相无钟, 圣贤豪杰亦无钟, 只要人肯立志, 都可以做得到的。

79、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

80、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海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81、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曾国藩

82、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83、古之为师者,以诚教,弟子亦以诚学。今之为师弟子者,交相欺而已矣。欲胜名而饵利,不亦惑乎?

84、精力愈用而愈出,不行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85、接触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革;服务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便。

86、繁华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87、喜新厌旧,欲求上进难矣。

88、盖世人念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89、克己之学——反省本身。

90、三乐:念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尔后憩息,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