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是永远散文

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是永远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4W 次

八十年代末,我读过一篇微型小说。篇名已记不清了,大概是《交会的目光》吧?故事写得十分优美,也非常惆怅。初夏,正午,一对相向而行的绿皮火车,同时暂停在江南小站交会。南下的列车里,有位文学青年‘我’正倚窗注视着对面那趟北上的列车。蓦然,他惊喜地发现,在那列火车相同位置的车厢里,有位姑娘,也正在注视着他倚靠的车窗。虽然,两列火车相间的距离,并不十分靠近,但,‘我’却激动地发现;她,正是自己寻梦多年的‘在那遥远地方牧羊的好姑娘’。四目相遇,霎时,火花闪耀,‘我’正想丢纸条给她表白,遗憾!恰在此时,她乘坐的火车缓缓起动了。失落不已的‘我’,不顾一切地探首窗外,向那姑娘挥手致意,渐渐地,渐行渐远,直到望不见列车为止。自此以后,那短暂的一瞥,成了‘我’永远的遗憾和回忆。

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是永远散文

近三十个春秋倏然而过,如今,我依然不忘这篇故事。对此,我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些年来,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或者是我亲身经历到的离别故事,有些,远远比这篇小说要遗憾得多。事实上,又何止是我呢?这样的憾事,几乎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着,只是我们的心灵,在坎坷岁月中,已渐渐地被沉重人生蒙上了灰尘,磨掉了触角,我们早已熟视无睹了这样的事例而已。

仍记得我当年毕业合影时的情景,校园里,人人笑容灿烂,互赠离别留言,然后,就天各一方了;之后,就失去联系了。几年的同窗,或许,此别就成了永远。旧同事重逢在路途中,融融叙谈,匆匆话别,他们中间,有谁会料到;也许,此别将会是永远?不妨仔细想想;那些已经永别的亲友或是熟悉的人们,他们曾经生活在你的周围,他们曾经和你有着密切的关联,他们的音容笑貌,他们曾经演绎的人生故事,他们留给你最近一次离别时的情景,好像一切都还是那样清晰,似乎还在昨天,仿佛就是刚才……然而,转眼间,这一切都是过去进行时了;这一切都永远成了句号前面的无尽追忆。

我很感慨美国作家威拉.凯赛说过的一段话;“十五岁以前的经历,最容易成为写作的素材;四十岁以后的离别,很容易成为遗憾的永别。”是啊!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不就是那样地终身难忘?我们跌宕多姿的人生,不正是这般地变幻莫测?往往是,一次看似寻常的离别,恰恰就变成了永久的怀念。

所以,随着年岁的渐渐增长和老去,我越来越珍惜与每个远方亲友的离别。每次送他们去机场、车站回来后,总会有无尽的惆怅弥漫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忘之不易。如此多愁善感的心情,算不算是忧郁的病态心理?

但我知道;这种与远方亲友分别时产生的惆怅,也正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想在他画作中努力表达的主题之一。因此,品读蒙克的画作,我常常能从他画中人物的姿势和表情中,清晰感应到蕴藏在其中的那种惆怅,那股焦虑,和那份黯淡的悲伤。他一系列表现生离死别,焦虑不安的画作,比如《病中的孩子》《病室里死亡》,比如《尖叫》《焦躁》以及《灰烬》等等的作品,都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在这世界里,那些看上去生气蓬勃、千姿万态的人与事,都会在瞬间凝固为永远的惆怅、永远的焦虑,永远的悲伤,和永远的回忆。

有时候,我会想;为什么我会多年不忘那篇八十年代末的微型小说?是因为作者的文坛大名?是因为那女孩的靓丽和那男孩的帅气?是因为那个邂逅时的美丽瞬间?当然都不是! 我相信;也许,你也会像我那样去记住这篇小说的。那是因为你也深深地遗憾,你也彻悟地明白;“人生中的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