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24K 次

这是记忆中飘香的端午,放在心里溢满了馨香,今儿把艾香散飞,凝成一只粽子,化作漫天的思念。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思念,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1】

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突然想起儿时过端午节的情景来,而且越想越怀念。

我的老家在云南镇雄的一个山村里。小时候每逢过节,都要高兴一番,因为节日期间,或者父母会给买件新衣服,或者会吃一顿香喷喷的饭。而过端午节时,则更有一番情趣。老家过端午节和别的地方一样,粽子是一定要吃的,此外还要喝雄黄酒。据老人说,喝那种叫雄黄酒的东西可以防止蛇近身。老人们还会将雄黄酒围着房屋洒一圈,也是为了蛇类不会侵入房屋之内,以求全家平安。端午节这天,老人会叫我们到野外去采一种叫扁竹根叶的宽叶草来包粽子。这种草大多生长在竹林里。我家四周有很多竹林,扁竹根叶不少。但是为了采到较宽的扁竹根叶,我们一群小伙伴便会钻进茂密的竹林里去寻找。像猴子一般在竹林里忙碌一番后,我们便乐颠颠的将一捆捆扁竹根叶扛回家,并帮助父母清洗干净。包粽子的时候,看着大人们熟练的动作,我们也想一试身手。但大人们基本不让我们插手,因为包粽子也要一定的技术,包不好,那糯米就会流出来,煮熟后的形状不好看,吃起来的味道也差得多。经过大人们的一番忙碌后,香喷喷的粽子终于可以享用了。我们那里吃粽子除了用白糖外,很多人家都有一种特别的糖。这种用一种叫甜高粱的杆自己熬制出来的糖,黏糊糊的,特别的香甜。将粽子沾上一点这种高粱糖,吃起来简直就甜进心里去。大人们吃的文明,而我们小孩子们则做不到,狼吞虎咽、满嘴都是黏糊糊的糖,那狼狈形象,而今想起来都会乐。狼狈归狼狈,但开心呀!参加工作后,每年的端午节大多有好酒好菜,可是吃不出童年的那份味道了。儿时的端午节真好!真想再回到老家重温一番童年端午节的快乐。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2】

我从小就喜欢吃粽子,每年端午节前一天,妈妈都早早把粽叶、江米、红枣和芸豆泡上。晚上,妈妈就开始包粽子,我和哥哥不会包也来凑热闹。我们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几片粽叶卷成漏斗,放入雪白的江米再放上枣,可是怎么也包不好;常常是两只手不够用,顾此失彼反复多次,不仅包的样子不好看,雪白的米还会从粽叶的缝隙漏出来,只好用线绳左一道右一道箍上。看似简单的事做起来可真不容易,妈妈望着我和哥哥的“产品”摇摇头说,“自己包的自己吃吧。”包好的粽子码进锅里,需要在炉火上焖一夜,才能熟透。粽香随着蒸汽飘出来,浓郁的香气一直飘到屋外,还没吃呢,心已经醉了。

一九六九年我刚满十七岁,和同学一起离开天津,奔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查哈阳农场,此后端午节再没回过家。“查哈阳”达斡尔语“鱼米之乡”,地处北纬48度的'高寒地带。无霜期很短,农作物每年只能种一季,种水稻更是异常艰苦。春播时水田里还有薄冰,时常会被冰碴儿划伤脚;秋收时庄稼还没收完,雪花已漫天飞舞。一九七一年的国庆节一场大雪把仅剩的一片未收割的稻子覆盖了。本来用机器收割一天就能完成,现在只好用镰刀尖在雪里抠,整整一个月,才把这片倒伏的稻子收割完,手上咧开了一个个的血口子。即使条件这样艰苦,我还是咬紧牙关经受着磨炼。后来我去农场子弟学校当老师,每逢端午节,我都非常想念家人,想念妈妈。想着此时妈妈一定在包粽子,想着包粽子时一家人温馨而愉快的场景。那时商品短缺,妈妈仍会把粽叶、江米和红枣长久地保存着,盼着我回家。无论是秋日还是寒冬,我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就过“端午节”。

每次回家,常年患病的妈妈就会忙着把保存的粽叶放到水里浸泡,再拿出珍藏的江米、红枣。晾干过的粽叶包起来很费力,妈妈还是娴熟地包出外形好看、个头均匀的粽子。我尽情享受着香甜美味,兵团艰苦生活的苦和累,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妈妈看着我贪婪地吃着,好像了却了一件心事。

妈妈把对女儿的惦念包进了粽子,粽子里有妈妈对女儿的一片深情。然而妈妈却没有给我报答和尽孝的机会,一九七四年十一月七日,久病的妈妈撒手人寰。爸爸怕远在黑龙江的我经不住这巨大的打击,没有把妈妈去世的消息告诉我。十二月中旬,农场子弟学校即将放寒假,我接到爸爸的信,说妈妈“朝不保夕”希望我尽快回家。当我日夜兼程赶回家的时候,妈妈已经去世多日了。妈妈是带着对女儿的牵挂走的,也把无法抚平的伤痛永远留在了我的心上。

如今每逢端午节,我会包许多粽子和亲朋好友分享,粽子饱含我对妈妈深深的怀念。儿时围在妈妈身边包粽子的情形,早已镌刻在我的心中,永远温馨,永远甜美。

  【端午节的思念(散文)3】

又一年的端午节,临近了,味蕾上仿佛荡漾起,姥姥亲手包就的粽香余韵。

姥姥包的粽子呈羊角形,碧绿水灵甚是美观。这与如今从超市里买来的显然不同,买来的粽子虽然包装不错,但外形与口味总觉得欠缺一份乡土气息。乡村的粽子能把苇叶的清香迅速地递到唇齿之间,原本洁白的糯米也变得晶莹透绿,那是芦苇的绿色沁入米粒之中的缘故。略尝一口,那种新鲜的苇叶味旋即舒展开来,就连鼻子也充满香气,刹那间自已的耳朵仿佛也能听见故乡芦苇荡里的鸟儿鸣唱。

家乡有很多芦苇,田野村头一片片青绿一簇簇鲜亮。端午节前几天村民们就会开始摘苇叶,孩子们也会跟着大人一起去,他们用小手将刚摘的苇叶一根根整理好放入竹篮,待回家后用水中洗净放到锅里煮,让那些苇叶变得柔软坚韧易于操作。村民们摘得苇叶很多以致端午过后原本绿森森的芦苇荡立时变得萧条零落根根光秃。

苇叶采回去后,先修整,清洗,再用大锅开水滚过,把干枯的稻草浸水泡软作为捆粽子的扎带。接下来就是选米泡米了,一般都是用比较大号的盆子接一些清润的地下水浸泡,那是用机器钻了好几十米的地下水,清洌,甘甜,无污染。多少糯米浸多少水,多长时间正好可以起包,印像中都是凭感觉来的,因为从来也没见老人去称米、量水,也没见定点、计时,可每一次都搭配的恰到好处,专门去问过姥姥,也问过老妈,她们都是笑而不答。

还是那句古话讲得好,“民以食为天”。在我国,越是让你记忆深刻的节日,往往都会“缔结出”一个带着浓厚象征意义的吃食,比如怀念屈原的粽子。这种渗透着文化底蕴的食物,随着一缕缕苇叶的清香,静静地,悄悄的,传承千年。

可见,通过食物能够传承的文化,也更适合睹物思人,于是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诗人王维长年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人共度节日,看到家家户户都在欢喜庆祝,不免掀起对家乡的思念,因此才倾吐自已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故乡的依恋。其实每个人在少年时期对故乡的思念倒不怎么深刻,只有随着年龄的与日俱增,那种思乡之感才尤为迫切。

说到古代大诗人,大文豪长期漂泊在外,我立即联想到身为二航人的自己。这些年,我一直走南闯北工作在外,陪伴亲人的时间,少之又少,电话反倒成了我倾诉思念之情,不可或缺的事物。每当思念亲人的时候,我会去个电话,聊一聊近来的概况,听听他们的声音,以宽慰自己因着思念而成灾、而澎湃的内心。

遗憾的是,去年端午刚过,姥姥就永远的离开了。近一年来,我脑海里,常常浮现姥姥唱着小调包粽子的画面,只是,再也听不到她老人家哼唱的小调了。今年清明,我回去祭拜了姥姥,姥姥的坟茔紧挨着姥爷,就坐落在芦苇荡边。我想端午来了,苇叶还是会被摘得,只留下光秃秃的苇柴杆子吧,那片世上最为美丽的芦苇荡,根根苇干像碧玉竹笛,也许就是!那笛声拌和着姥姥唱着小调包着粽子,苇叶碧绿水灵,笛声委婉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