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推荐作文 > 甲骨文的作文(精选16篇)

甲骨文的作文(精选16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W 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甲骨文的作文(精选1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甲骨文的作文(精选16篇)

甲骨文的作文 篇1

有一种文字,它曲线优美;有一种文字,它生动形象;有一种文字,它如画一样美丽。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甲骨文。

我们的祖先,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创造了文字。这种最初的文字甲骨文,也是最象形的字体。

看看“竞争”的“竞”这个字的甲骨文,两个人手中有着一样的东西,要分出高下,这一个简单易懂的文字,却生动的体现出了比赛的情景;而龟这个字,却恰似一幅可爱的图画,两只小脚从?壳里伸出来,这么的形象。而这些,只有甲骨文能办到。

啊,中国的古人啊,谢谢你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多形象的甲骨文,我们会将它永远的流传下去。

甲骨文的作文 篇2

我四五岁的时候,妈妈开始教我识字,一撇一捺是“人”字;四四方方是“口”字;“口”字把一横吞进肚子就成了“曰”;“曰”字长高变瘦了就是“日”字;一人是“大”,二人是“天”,二人把“天”都撑破了,那就是大丈夫的“夫”字了……这些横平竖直、端端正正的文字是多么有趣呀!

慢慢地,我认识了更多的汉字,也知道了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又有好几个不同的字,一不小心就读错写错了,我常常分不清“土坑”和“土炕”,把“川流不息”写成“穿流不息”,把爬字的偏旁“爪”写成“瓜”……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用红笔把它们圈出来,我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从二年级开始,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接触到了甲骨文。哦,原来我们还有这么酷的文字,原来我们的每一个字都大有来头!老师给我们讲解甲骨文的时候,我和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观看、临摹、讨论,从中领悟了不少知识。你看,坑是提土旁,表示土里洼下去的地方,炕是火字旁,表示用火取暖的床,那么坑和炕就容易区分了。再看川流不息的川字,在甲骨文里,是用两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表示呢!岩壁耸立的两岸,中间的虚线表示湍急的水流,那么,川流不息的川必定是川,而不是穿啦!而同样的道理,爬是要用爪子,而瓜表示藤蔓上结的葫芦,跟“爬”可是风马牛不相及。通过甲骨文,我才发现我们的文字有很多奥秘!

现在,陈老师经常鼓励我们用甲骨文画画,同学们你一张我一张,画得可起劲了。这些画有的用来装扮我们的教室;有的被做成了别致的卡片;有的被同学当成艺术品挂在家里;还有的被画在扇子上、衣服上……这些古朴的文字,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可以用它们描绘连绵不绝的远山、波光粼粼的水面、悠然垂钓的渔夫、妙趣横生的小动物,很多老师看了也连连赞叹,说:“原来我们的文字里藏着画。”

我越来越喜欢甲骨文了,期待着自己有更多新的发现。

甲骨文的作文 篇3

“仙字潭”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去仙字潭旅游的人数不胜数。今天,我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仙字潭。

我和爸爸妈妈进入潭口,近处重重叠叠的山随处可见,放远望去,就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里。

近了,近了!车未停稳,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了下来。果然,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明朗,阳关射在湖面上,反射出层层鱼鳞般金黄的亮光。我往前走,走了大约一百米看见了一座小山,山的一旁是一条小溪。小溪的东面波涛汹涌,而西面却平静如镜。溪水有宽有窄,宽的距离对岸有二三十米,窄的只有一米左右。沿着溪边的石崖剖面坎坷不平,好似人工截取。妈妈告诉我说这里的石崖上的字原来有五六处,可惜因为自然风化,只有两处可以看清楚。这时爸爸不知从何处搬来了一块大木板,一边架在我们这边的岸上,一边架在离对岸最近的石块上,招呼我和妈妈过去。我一只手牵着爸爸,另一只手抓着木板,首先爬了过去,靠近刻有甲骨文的两块石壁。我回头望了望爸爸妈妈,伸起手摇了摇,表示打招呼。只见他(她)们带着微笑,好像在说:“你去看看那些石壁上的字吧!我们等着你!”好在这些甲骨文刻的地方不高。那些看起来是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图字符号”,而据我了解,是远古时代的甲骨文。仙字潭石刻的制作方法,并非金属制作,而是用坚硬的石器磨刻,其上限未尝不可提到新石器时代,又可以佐证当时还没有进入青铜器时代。石刻现存50多个符号,似字似画,形状奇特,大者长74厘米、宽35厘米;小者长15厘米、宽9厘米,分布范围约200平方米。

我好奇地拿起相机拍了又拍,其中有一幅,使我印象最深。那是一个像人非人直径20厘米左右的图案,在右面40多厘米的地方有两个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小人图案,在小人的右面60多厘米的地方又有一个像鱼又像龟的图案。据我猜想,可能是一个大人带两个小孩在仙字潭内抓鱼(龟)取乐,从而记下的“笔记”(虽然这只是我瞎猜的)。

那么,仙字潭摩崖石刻,是字?是画?石刻内容又是什么呢?据了解,许多专家倾向于认为,这些石刻表现了某种功利目的。有“图腾(或族徽)说”、“舞蹈说”、“事件说”、“宴饮说”、“征战说”、“纪功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地界说”和“生殖崇拜说至于年代方面,多数专家认为,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较为准确。而关于什么人来刻,专家们的目标集中在越族、畲族、吴族等三大族属上,又以认为“越、畲”者居多。

所以,关于仙字潭的传说数不胜数,你是不是也想来看看传说中的甲骨文呢?快行动吧!

甲骨文的`作文 篇4

“‘呼呼呼’,练字完成。”什么嘛,这是字呀?比鸡爪抓的还难看。没办法,班主任下令让我们练习“甲骨文”。什么?作文课练甲骨文?!呵呵,说来话长……

今天上午的习作课上,班主任郭老师让我们写体验作文。体验什么呢?“啊!”老师话音刚落,我们就不约而同地大叫起来。郭老师让我们用左手写字!

郭老师让我们先用左手写自己的名字。我只好硬着头皮提起笔开写。平时在右手上温顺的任我摆弄的笔,这时却不买我的账。我要它往左,它偏往右,我要它朝上,它偏冲下。而且写出来的横是波浪线,竖是斜线。笔在纸上写字,就像一个醉汉在路上行走一样。好不容易写出来了,天啊,这是“甲骨文”啊。不过,我的比谭芷蕊的好点儿。她写成了一大团黑芝麻汤圆。

更麻烦的还在后头呢!老师轻点鼠标,“王熙凤携着黛玉的手”这几个字出现了。上帝保佑,我的手在桌子下面划着十字。划十字归划十字,划完了还是得写。写完一看,自己都乐了:“玉”写得酷似“雨”,“黛”写得像个蓝柱子,“凤”字写成了“风”,“携”字如同被加了个“竹”字头,“熙”字干脆成了浆糊……

其他同学也比我好不了多少:邹松霖的成了一条“黑龙”,徐彬写的像黑蚯蚓爬的,易芙蓉的像在打架……

这节课,我学习了“甲骨文”。

甲骨文的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安阳,这里可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好地方。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有许多名胜古迹,比如:文王庙、岳飞庙、二帝陵、曹操高陵、袁世凯墓、红旗渠……但我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还要数殷墟,因为那里有神奇的甲骨文。

还记得我第一次去殷墟参观时,就被甲骨文迷住了。那些古老的文字,有的刻在龟甲上,有的刻在兽骨上,还有的刻在青铜器上,虽然经历了三千多年,依然是那么清晰,那么刚劲。那一串串字符,仿佛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让我好像穿越到了古代。

在讲解员阿姨的帮助下,我了解了很多甲骨文的知识。原来,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文字,现在我们正在使用的大部分汉字都是从甲骨文发展变化而来的。我心中不禁在想:第一个创造甲骨文的人该是多么聪明啊,可是到现在我们连他的名字还不知道,他可真是一位伟大的无名英雄呀!

听爸爸说,现在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研究甲骨文,甲骨文的神秘面纱正在一点一点被人们掀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我的家乡安阳也在一步一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家乡的甲骨文,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做一个研究甲骨文的学问家,把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甲骨文的作文 篇6

我好喜欢我的外婆,虽然外婆的年纪一年年地老起来了,可她的能干劲一点都不减。她可是我们家的后勤保障部长,你瞧,每次去外婆家爸爸准能装回满满一车外婆亲手种的蔬菜。更厉害的是外婆自创的“甲骨文”呢。外婆没上过学,不识字,更不会写字,那她怎么会写“甲骨文”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那是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到外婆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外婆正坐在电话机旁,胡乱地在纸上画着什么。当时我也没在意,可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外婆突然想起什么,对妈妈说:“对了,今天有你的一位老同学打电话来找过你,她叫……姓什么来着?等等,辰辰帮外婆拿一下电话机旁的小本子。”我顺着外婆指的方向拿来了小本子,只见外婆打开本子看了看说:“噢,对了,她叫李佩剑。”咦,以前一直听妈妈说外婆是不识字的呀,外婆是什么时候偷偷学的呀?我一把抢过外婆手中的本子,想看个究竟。

我翻开本子,一幅奇特的画进入了我的眼帘:一个大大的鸭梨,在梨的腰上系着一条皮带,皮带上扣着一把宝剑。“这是什么呀?”我左看右看,还是没能明白,外婆笑眯眯地接过本子,指着上面的画说:“你看,梨头代表姓李的,腰上别了一把剑,那不成了李佩剑了嘛!”“啊!”我先是一愣,继而大笑起来,“外婆可真有您的。”

我一边大笑,一边迫不及待地继续欣赏起外婆的这本画册来。我看一页,外婆给我解释一页:“这个嘴巴张得老大老大的是‘老张’,下面这嘴巴张得小小的是‘小张’。”“那这个羊头是什么意思呢?”我指着画说。“这是姓‘杨’的,上面留着长长胡须的叫老杨,没有胡须的叫小杨……”外婆一边比划一边讲解,我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暗暗佩服起我的外婆来:外婆可真聪明呀,她这些“甲骨文”可真是太有创意了。

甲骨文的作文 篇7

它实现了包装升级,华丽的外表和充实的内在水乳相交般融合在一起。别再说你看不懂、读不懂它了——它不是甲古文,而是甲骨文。它是艺术的标榜,接受科学的洗礼,摇身一变,成了时尚。过去,面对中国古老的象形文字,面对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艺术佳作,我们怀着好奇而敬畏的心,远望而无法触及,这些文字仿佛披在古时象征的帛纱之下,朦胧而模糊,只得来现世人偶尔地驻足,艺术还是艺术,却失了灵魂。

而今,那层帛纱渐渐被掀开,我们看到了颇具活力与时尚美感的象形文字。美院教授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甲骨文活化,逗趣而俏皮的甲骨文像在述说着一个个深远的历史故事,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它努力迎合现代人的时尚观念,不再被“古”的历史渊源所束缚,它愉快地在时尚专区进行表演,还获得了世界级奖杯。艺术还是艺术,但是有科学为之注入鲜活的血液,甲骨文不再顶着“甲古文”的身份而存活下去,它应被时尚提名。

时尚并不属于新时代令人疯狂追捧的奢侈品,令人坠入万丈深渊的物质生活。甲骨文受到科技手段的帮扶,经得起年月的考验,它代表着中华传统艺术的生生不息,它的茁壮成长总比LV手袋买了又换、奔驰宝马炫耀家财、奢侈衣服堆成垃圾要来得更切实际。所以说,在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的浸染下的传统艺术,已经渐渐赶上了时代的潮流,褪去了枯燥腐朽,不再古板木纳,它需要我们去改造、去欣赏。

甲骨文不再是甲古文,传统的艺术不再拘于“传统”,它们是可读的。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守护者,要保护和传承好中国的传统艺术,莫过于发扬创新精神,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精神,让它们也能走在时尚的前沿,让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成为我们当之无愧的骄傲!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土,而就万仞之深。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用心,我相信,科学之艺术会永久地印刻在时尚专栏内。甲古文?甲骨文,别再说你看不懂、读不懂它了——它正开心地向你招手呢!

甲骨文的作文 篇8

美术学院的陈教授设计了一款新型的甲骨文流行语表情包,南粤中学的高三学生在宣传标语中运用了这一款表情包,在这样一个眼球经济盛行热点事件频出的时代,此事引起关注引发热点实属情理之中。初看起来,这是一大令人赞叹的创新之举,甲骨文这一遥远时代的古老文字沉寂数千年之后重新焕发了生命力,而传统和时尚也实现了跨越千年的紧密相拥;但细细一想,却不免疑虑丛生。

试问,对于这一款美其名曰甲骨文新字体的甲骨文流行语表情包,人们关注的究竟是甲骨文还是表情包?是依托于流行语和表情包的新颖形式还是甲骨文本身内在的文化品格和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精神?也就是说,甲骨文火起来的背后,它真的活了吗?

甲骨文火起来的背后,它真的活了吗?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顾名思义,时尚是时代的风尚,也是一时的风尚,这意味着时尚往往总是徒有其表的浅层次的,总是稍纵即逝的快餐式的。人们追随时尚,是因为它新潮;人们贬抑时尚,是因为它浅薄。至于甲骨文,凭借陈教授表情包的横空出世,它成为时尚,可以说是火了,但却并没有真正活起来。因为,作为一种时尚,人们关注的只会是其鲜活但却浅表的形式,一旦新鲜感消失,甲骨文在一阵虚火之后,必将再次陷入长久的沉寂。

或许有人会说不然,因为2017年,甲骨文已经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选的《世界记忆名录》,是的,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关注和认同的时代。但是,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希望的是唤醒传统,而不止是让传统驻留在书册之上和记忆之中;我们希望传承文化,但传承的应该是其内在的精神和品格,而不应是随风飘散的时尚。如今,并没有活起来的甲骨文之火也只会是一阵稍纵即逝的风,火很快会熄灭,风很快会被刮走;只有让甲骨文的内在生命力的激活、焕发和重生,即让甲骨文活起来,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众所周知,文字是文明的基石,也是文明的起点,创造文字就是创造文明,所以《淮南子》有“昔者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的记载。《易经》说:“古者庖牺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说文解字》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我们的先民创造汉字时从自然万物中汲取灵感,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来历和本源,又都有自己演化的动人故事。先民的无上智慧,汉字的丰富蕴涵,化为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中、韩少功《世界》中对汉字无与伦比的热情赞美。作为目前所能发现的中华民族先民创造的最早的文字符号,甲骨文的内在生命力首先就体现在这里。

据古文字学家辨识,甲骨文记载的多为殷商王朝的卜辞,无论渔捞、捕猎、农事还是征伐,这些最早的书迹记录了先民自强不息的生活画面,呈现了先民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作为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的内在生命力也就体现在这里。

不止是记忆,不应是时尚。而应该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源源不绝的精神滋养,是未来中国不断走向复兴和强大绵延不断的文化母体。甲骨文如是,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亦如是,所以,让我们保有理性,对一时之风尚怀几分警惕;让我们敬畏传统,真正深入文化中国的精神品格,激活那些能够引领时代风尚创造时代精神的文化因子。

甲骨文的作文 篇9

或许在梵高的《向日葵》中你能感受到西方油画色彩冲击的时尚,或许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你能感受到笔走龙蛇的时尚。但是在我眼中,我看到了属于你——甲骨文所特有的时尚。

你的历史沉积,让你成为历史中的时尚。在2017年,你成功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你被创造,被改进,被淹埋,被重新挖出,被重新欣赏。你的沉稳让你成为了历史中的时尚,你是中华民族文字的先祖,你所经过的悠长历史,你所特有的历史价值,无人能及。

你的形态之美,让你成为汉字中的时尚。古人根据事物所特有的形态和特征,形成一个个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文字。不管是隶书、行书、草书还是现在通用的简笔汉字,都是根据你优美的形态逐步加工、简化。你是汉字形态之先河,你的审美效果让你成为形态之中的时尚,像灵动的舞者,灵动多变,不同的形态给人不同的新颖视角。

你的正能量,让你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尚。一组甲骨文表情包由美术学院设计系陈教授和他的团队推出,他们借助电脑技术设计出具有几何审美效果的表情包,而这组表情包成为了南粤中学高三的标语。你将自己变成正能量传播到高三学子甚至是社会大众当中。甲骨文系列的表情包不仅传达了古代汉学的时尚,更加传播了当代社会所需求的正能量。在2017年一部关于慰安妇的记录片播出后,有的人截取其中图片做成表情包发布于网上。类似于这类不尊重历史,恶搞他人的表情包还大量存在。与甲骨文表情包相比,将甲骨文做成表情包更符合时代需求。正是因为你的正能量,让社会越来越和谐,给予人们更多的正能量与动力。

甲骨文的时尚,不单单是刻在龟板上,不仅仅是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更应该是深入我们心中。当你学会欣赏甲骨文的时尚时,你学会欣赏的是甲骨文的历史之美,形态之美,还有其在社会的价值。

甲骨文,你的时尚,我知道。

甲骨文的作文 篇10

甲骨文里藏着许多宝藏,这一次,让我们跟随这些古汉字的足迹探寻兵器的秘密。

是甲骨文的“父”字,很像一个人手持石斧的样子。“父”其实是最原始的石器武器。在原始社会,男子拿着这个被打磨得非常尖锐的“父”去狩猎,看准了一头野兽,就甩过去,这种石头非常坚硬,运气好的话就能把动物砸晕。后来“父”也代表古人种地的工具,使用工具的人大部分是男人,所以也代表男性地位。“父”后来代表父亲,其实也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变革的证据之一。

再来看看“斤”字,它的外形非常形象,很像一把斧头。因此“斤”用作动词时,意思为砍削、砍杀。现在“斤”常常用作量词,是重量单位,如一斤肉。

“父”算是一种斧头,“斤”也是斧头,可见“斧”更是一种厉害的斧头了,称得上古代的升级版武器。

石器的打磨畢竟是个体力活儿,除了打磨石头,我们的祖先还是会利用树枝来做武器的,比如“干”字,原指一种武器,形状像叉子,可以很容易叉住对方的脖子,它的主要用途是抵御敌人或者野兽的进攻。“干”在古书中还指代盾牌,比如“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人们还用词语“干戈”指代兵器,用“大动干戈”表示发动战争。

当然“干”是一种简易版武器,攻防能力都比较弱,高级版是上面这个字,明显比“干”字增添了战斗力。这种武器呈“Y”形,左右分支分别绑上石头,攻击起敌人来更添胜算。

甲骨文的作文 篇11

这个星期语文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汉字的演变与种类。

“最早成熟和统一的汉字是甲骨文,是我们汉字的始祖”我看着书上的图画,那歪歪扭扭,形似画符一样的甲骨文在跟人们讲述着汉字的历史,陆老师好像也注意到了甲骨文那歪歪扭扭的造型,推了推眼睛若有所思,脸上突然出现了莫测的笑容。说:“有些同学的笔迹可很像甲骨文呢,歪歪扭扭像鬼画符似的,要不要尝试着研究下甲骨文呢?每天写作业就刻在甲鱼壳上,我来帮你吃甲鱼,剩下的甲鱼壳就归你了!”老师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你们知道甲骨文的那个朝代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吗?”有不少同学理解了老师的话中之话的含义,又捂着嘴偷偷笑了起来。我的脑中也浮现出来那一副穿着树叶衣服的囧样,心想陆老师可真会玩啊!

老师介绍完了甲骨文,开始与我们讲起另一种古文字“金文”,陆老师的脸上又浮现出那种笑容,与我们开玩笑道:“如果有些人觉得写甲骨文还要甲鱼,太麻烦呐,何不来尝试尝试金文呢?”她读着语文书上的介绍:金文是刻在铜器上的文字说:“大家如果把字刻在铜器上,我把上交的铜器融了,可以赚一笔不少的外快呢,真是一举两得!”

课堂继续进行着,教室中传来了一阵阵欢乐的笑声,有不少字迹潦草的同学被老师配对到了各个“古文字研究小组”中,时间一点点流逝

这堂有趣的语文渐渐接近尾声了,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下课铃响起之前,陆老师与我们说:“如果每个人都与古文字对号入座,那之后我们班就会变成一个小有名气的古文研究小团队了,你们加油哦!”陆老师对我们眨了眨眼睛。

甲骨文的作文 篇12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我们也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于是许多人用起了电子阅读电子编辑。然而,陈教授推出的甲骨文表情包引发人们强烈关注。究其原因,还是人们心灵回归的本真的释放。在这里我想说,在发展之路上不忘回归,乃真时尚也。

什么是回归?首先回归是一种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是种落叶归根的回归,水滴经历了大江大海之后仍然要回归于天空,这些回归看似是无异议的循环往复,实则为发展前进的过程,它们在不断的回归之中获得发展。不信,就看我们的人类社会吧。回归也是我们发展的前提与真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尤其是发展的转型期,就像维新变法提倡古文运动,纵然失败,梁启超也用“变者,天下之公理”来警醒人们在变。也像文艺复兴,虽然是借用古文化复兴之名,但实则深化并重新认识了古代先哲的人文主义思想。使得他们顺利地“变与发展”。这些,何尝不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回归?在如今电子化的时代浪潮下,我们之所以关注甲骨文,不也是更好地认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认识我们便捷通用的汉字起源,从而更好地发扬优秀汉字文化吗?

如果说接受新事物,需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那么回归就需要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甚至谦逊的态度,这种谦逊不是自卑,更不是自大。倘若我们只是接受了西方先进技术,却不发扬你回归优秀传统,那么我们民族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反之,我们若只是以我们的文化为傲,高高在上,又何能有清醒的头脑认真地回归?由此可见,要实现发展不仅需要开放包容,更加要谦逊,回归,真时尚也。

纵观社会现实,我国的经济,科技已雄踞世界前列,在现在学习先进的东西这方面,国人已然做得很好了。然而又可曾见国内各大影院热门电影几乎是美国好莱坞大片也?可曾见日漫韩剧在中国文化领地上“大肆侵略”?因此,回归与发展我们自身的优秀文化,成了当务之急。

而《战狼II》的火爆,人们对甲骨文的热烈关注等等,也都充分说明了:回归,乃真时尚也。我相信,中华文化发展的前景大好,前途光明。

甲骨文的作文 篇13

奶奶小时候条件不好,只上过几年学,可偏偏她又是个念佛的。所以她在经书上一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来问我。可是,从过年到现在奶奶一次也没有找过我,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奶奶的记忆力变好了?

为了证实我的猜测,我特地在纸上写了一个奶奶经常问我的一个“抚” 字,原来的时候她经常要读成“无”。如果读对了,那就说明我的猜测是正确的。于是,我连忙拿上纸去问她。我装成一副不认识这个字的模样问道:“奶奶,奶奶,这个字怎么读啊?”这个字嘛……对了,我有记着。”原本若有所思的奶奶立刻笑了起来,然后从房里拿出一本经书,翻了几页,就笑着对我说:“这个字念‘抚’,抚摸的‘抚’,对吧。”我对眼前的这一幕感到非常好奇:为什么奶奶一翻经书就能知道这个字怎么读,一切问题肯定在那本经书上。

一次,奶奶要去烧饭,还在收拾经书,我见了连忙跑过来对奶奶说:“奶奶,您先去烧饭,我来帮您收拾。”奶奶笑着点了点头便出去了。我打开一本经书,一看就能惊呆了,这上面写了好多类似甲骨文的符号。我开始琢磨起来,好半天过去了,我才明白,原来那是方便识字的。比如说流水的“流”,奶奶就在这个字旁边画了三条波浪,看上去就像河流一样,这样,“流”这个字就好认了。接着,我就在经书上找到了“抚”,因为“抚”和“斧”是同音字,所以奶奶在“抚”的旁边画了一把斧头。

奶奶的“甲骨文”真是神奇啊,有了它做奶奶的帮手,相信奶奶以后都不会认错字了!

甲骨文的作文 篇14

你知道我们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吗?让我偷偷地告诉你吧,是“甲骨文”。

昨天妈妈教我认识了甲骨文。当我从电脑上第一次看到甲骨文的时候,我觉得好不可思议啊:难道这些奇怪的符号和图形是文字吗?它一点也不像我们现在使用的字,而且也不像繁体字。妈妈教我写了几个甲骨文:“日、山、水、孙、花”等等,写甲骨文的感觉象是在画画,真有趣!

我还从网上学习了一些关于甲骨文的知识,原来它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起源于商朝晚期,在那时主要是用于占卜(就是算卦)和记事的。现代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我经常听说我们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可是一直没有很深的体会,现在接触到了甲骨文,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一点:这可是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的文字呀!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其它的国家恐怕多数还处于蛮荒时代吧。可是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纸和笔,甲骨文只能用刀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如果龟甲或者兽骨不够用了怎么办呢?妈妈说这就说明了当时的历史条件还很落后,直到出现了笔和纸,文化才能得到了迅速和广泛的传播。

我练习写这几个甲骨文,练得非常上劲儿,妈妈看着我的样子笑了,她问我说:“要是现在让你用甲骨文写作文,你会不会很高兴呀?”

“不!”我说,“还是我们的现代汉字好!”

是啊,虽然甲骨文很有趣,但是它已经过去了,是文物了,我还是喜欢用现在的字,我已经熟悉它们了。

甲骨文的作文 篇15

寒假中,我在课外阅读语文报时,看到一些奇异的符号,它们的形状,有点像儿童简笔画,又有点像一年级语文课本里的甲骨文,真是神秘莫测啊!我便好奇地问爸爸和妈妈。他们琢磨了半天也不认识,就让我到国学书法班去问老师。

老师先夸我爱动脑筋和聪明的联想。接着,他告诉我这些甲骨文的年龄最小也有四五千岁,有的甚至八千多岁了。看到我惊讶地伸了伸舌头,他就慢慢地对我讲起了甲骨文的故事:“人”字的起源是象形,“”表示的是成年人侧立的样子。“”是会意,字形表示一个人跟从另一位人行动,所以字音读“从”,而“”的含义则是两人并肩行路,读作“比”,古人有“比肩”的说法。“”是两人背靠背,表示方向“北”;“”是成年人正面站立在地上形象的。“保”的甲骨文含义是遇到危险时,成年人把孩子保护到身后,最先的写法是“”,它体现出我们祖先对下一代的大爱……老师一边讲解说着,一边写画着甲骨文,渐渐地我入了迷。

突然,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让我猜。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我很快猜出左边的偏旁是“人”,右边的偏旁象小树,灵机一动,我跳起来喊道:“休息的‘休’字!”老师对我竖起了拇指。我心里浓浓的兴趣又多了一份蜜甜。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晚霞好像对甲骨文也产生了兴趣,从窗口悄悄地探进头来偷听。这时妈妈喊我回家吃晚饭,但是,我满脑子都是甲骨文,时时刻刻都在想着:我们的祖先真聪明,发明创作了那么多宝贵财富留给后代,我们应该怎样呢?

甲骨文的作文 篇16

甲骨文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晓得的一种文字。假如没有甲骨文就没有我们现在的文字,我们现在的文字也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原来的甲骨文“龟”字就只画一个乌龟,我在想原来的人画画一定很优秀,连写字都像画画。譬如,鸟字或一个鸟,日子或一个太阳。

甲骨文在当时是一种很普遍的文字,而现在呢?能找到一个甲骨文的化石就已经是非常有价值的了。据悉,甲骨文是在商朝时期出现的,当时信神,在祭奠神灵的时候都用这种甲骨文来表达当时的情况。有的甲骨文被刻在龟壳上,有的则被刻在石头上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作为甲骨文。有许多文物专家和古文字专家已经开始对两片龟甲上的文字进行破译,但目前仅识别出十来个字。虽然说我们现在的文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过来的,可是甲骨文和我们现在的文字还是有着天壤之别。

一些考古人员在龟甲出土地附近还发现了一些与它们相关的重要遗物,这些遗物和甲骨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甲骨文是王室占卜所用,随着甲骨文的发现,预示着周王室一个非常重要遗址即将被发现。有些专家推断,这次甲骨文的发现将对这一论断提出挑战。甲骨文的谜团实在太多了,假如我们能掌握这些甲骨文,那么我们对夏、商、周、时的历史就可以更加了解。但是因为现在科技有限的缘故,我们没有那么强的识别机器。我们只能等在科技的发展来了解甲骨文意思。这恐怕是我们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