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中考作文 > 中考备考作文4篇

中考备考作文4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37K 次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备考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考备考作文4篇

中考备考作文 篇1

纵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它们都把“扣题”摆在最前头。一般而言,依照扣题的程度,可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分析偏离题意的作文,大致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作法都是偏题离题。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紧扣中心写作的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下文离题的问题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者“话题”,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

下面是《充满活力的岁月》一文的开头:

活力,是灿烂的阳光,是斑斓的花朵。“活着,火着。”白岩松的一句话就道破了生活的真谛。在少年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下面,我来描述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这样的开头,从形式上看,彰显了语言的整齐美和形象美;从内容上看,抓住了题眼,即“活力”。但是,撇开了题目的中心词“岁月”——也就是某个时间段。开头部分就将文章的陈述中心引向了“充满活力的地方”——某个地点,这与题目要求是不相符的,偏离了题目的要求。由于这样的语言处在文章开头,很容易引得全文离题。因此,修改本文的开头,一方面要保留对“活力”部分的表述,另一方面必须兼顾和落脚到“岁月”上来。下面是修改稿:

“活着,火着。”白岩松的一句话道破了生活的真谛。我在生命路上走过了15年,蓦然回首,发现这15载岁月盈满了一种阳光灿烂的力量——喔,那不正是活力!如果说岁月是生命个体进行过程当中幻化出的一条翠蔓,那么活力便是上面最绚烂斑斓的花朵。不错,这便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而活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且看——

修改后,紧扣题目,突出重点,并用一个“且看——”自然地引出了下文,使得结构变得顺畅与自然一些。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冬雪预兆出一个丰年,呼唤出丰年竹篮里的风情。雪花飘飘,如白蝶舞空,似仙鹤蹈云。房白了,树白了,人也白了。粉妆玉砌的世界里,孩子们在嬉戏,我也在嬉戏。给雪翁抹个鬼脸,给雪婆涂个红唇,给雪郎戴个瓜帽,给雪姑系块红绸,快快乐乐,无长无少,无忧无虑。寒气早飞九天外,暖意正蕴五脏内。这是一幅冬欢图,它的线条是好心情,它的色彩是心情好。

——选自浙江舟山市中考满分作文《四季之乐》

2、流水伴着我回到了生活,生活在流水的荡漾中更加焕发出光泽。

我时常微笑着看流水无私地淌入桶中,开始了它的使命。它无怨无悔地洗去世俗中的污秽与疲惫,洗去了喧哗与忙碌,只留得人们对明亮居室的赞美与感叹。它默默地流着,很平凡,甚至总在我不经意间就化为蒸汽,悄然而逝。

——选自福建福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流出生命的精彩》

3、“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轰轰烈烈的生命不在于完美。当我们在生活的大海里搏浪进击,发现自己的弱点并被它牵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我们切莫忧心忡忡,悲观失望,贸然地步人后尘去“吃草”。须知:竭尽全力地去发挥自己的优点,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领略无限的风光,享受历史的喝彩!

——选自湖北仙桃市中考满分作文《追求完美与发挥优点》

4、朋友,提到柳絮,你会想起什么?是它的柳絮儿满天飘的悠美浪漫,还是它毛绒绒的苦恼烦人?大概是后者吧,我们的眼睛从来注意过柳絮从村头飘落的轻盈舞姿,从未注视过杨絮在阳光下乘着春风的翅膀悠悠来临的脚步,从未用心去感受,相反的,我们只看到了它们扑面而来的厌恶与烦人。

——选自河北唐山市中考满分作文《发现正确,忽略错误吧!》

5、“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的流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地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更多的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选自江苏南通市中考满分作文《暗香弥散》

6、罗曼·罗兰说过,生活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新的源泉。面对挫折、失败和不幸,我要坚韧,学会承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炼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选自广东湛江市中考满分作文《成长,需要学会承受》

7、一段“方七百里,高万仞……”的文言文放到数学里,便成了一道复杂的几何题,让同学们绞尽脑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放到政治中,便成了华夏的传统美德,让同学们屏除一切杂念,去参省,去内敛,去领悟,去践行……瞧,语文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从我们身边轻轻走过。

中考备考作文 篇2

记得小时候曾天真地以为种子是被施了魔法才变成花朵的,就这样我的心里也埋下了好奇的种子。

我很好奇这位魔法师是谁?我也好想和他学习这项魔法,妈妈却说魔法师一年只来一次,今年已经来过了。我不甘心,决定自己研究这项魔法。

首先,我必须知道种子应该住在哪儿,也像花儿一样住在土里吗?我想应该是的。我从院子里捧来一小撮土放在地上,用手挖开一个小坑,然后小心地把我家最漂亮的`花的种子放进去,慢慢地盖上土。轻轻地一遍又一遍地抚平,生怕把它弄疼了。哈,大功告成了,我的种子就要变成美丽的花了。我像一个等待放榜的高考考生一样既期待又紧张,但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的心就像慢慢泄了气的皮球,失望极了,想不出来这个魔法中间哪步出了错。

我满心委屈地跑去找妈妈哭诉,妈妈对我说:因为宝贝没有魔法师的咒语啊,所以要耐心等待很长时间。还有啊,种子变成花要长大也要吃饭呀,就像你只有喝牛奶吃米饭才可以茁壮长大一样,以后要记住每天给它喝一点水哦。听了妈妈的话,我像个得到心爱糖果的小孩频频点头,拿着妈妈给我的金钥匙欢快地去执行。

我每天喂一点儿水给种子喝,也不知道隔着一层土它能不能喝到。一天、两天、三天到第九天的时候,它终于长出了一个嫩嫩的绿绿的东西。美丽的花朵怎么成这样了啊,感觉就像是受了欺骗似的我跑去质问妈妈。妈妈说:花就是从这些绿绿的东西中长出来的啊。我既好奇又不解的问:是不是美丽的东西都是由不美丽的东西变成变成的呀?妈妈对我说:美丽的东西总要经过等待才会有的牙!你要好好照顾小叶子,每天把它放到阳光处照一照,就会照出美丽的花朵了。从此以后,我真的每天按时把它放到阳光下,按时给它水喝,我相信只要经过时间这位魔法师的指点,它一定会长成我心目中美丽花朵的样子。

其实,我种下的岂止是一颗种子,在我心中同时埋下的,还有一颗叫做好奇的种子,终有一日,在岁月的滋润下,它也一定会开出一朵美丽芬芳的花朵。

中考备考作文 篇3

一、从人生的体会方面去思考,关注生活,写出个人生命体验。像我们所说的“责任”这个话题,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责任感是不同的。而这种话题更多地体现在针对学生这一个年龄层次来进行命题的,更多是关于学生的责任、学生的生活,不是空洞地喊口号式责任,而是注入了很多的人文精神的一种责任。

二、从哲理的思辨性方面去思考。比方说“优势与成败”这个话题,体现出成败和优势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具有优势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而在劣势下面他也并不一定就失败。这是一种辩证哲理思维,我们平时要多去仔细思索、思考,从理性的角度,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它,特别要时刻提醒自己,作文内容要尽量贴近现实生活,注意用辩证眼光看问题。

三、结合我们时代的一些特点去思考。平时要多关注时事,看一些报刊评论等,有利于从时代的眼光去把握问题。

四、注意写作素材的积累。我们平时可以多准备一些素材,而且要按不同的类别分门别类。比如从自信心的角度去总结一些素材,从责任的角度又总结一些素材。可以按这样的类别整理情感、道德、科技、环境、自然、人生感悟、社会生活、文化问题等等。

中考备考作文 篇4

爸,妈,我当班长啦!我兴奋地喊道。现在开心还太早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爸爸不急不慢地说。当时的我对这句话不以为意,但直到现在才明白,道路还很漫长啊!

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让我当这个班长,总之,我是在兴奋和不知所措中上任的。本以为班长这一职位可以令我风光无限,但事实上,这一职位的艰难却是我所无法想像的。班长?还不是在那打小报告!都是你,害我被老师骂,你闲得没事干去打小报告。诸如此类谩骂是不会也是从来没有停止的。不论什么事,只要是坏事,挨骂了,被点名了,他们都能联想到我身上。类似小报告王、臭班长之类的外号更是满天飞。哈哈!作业才打了个B,也好意思当班长!只要我有一点儿错,那换来的定是一阵下台声。

我也想过放弃,想过不当班长,重归布衣百姓的行列。但我知道,我无法摆脱,因为我看到那一张张可恶却又纯真的脸时,多次想要递上的辞职信又被扣下了,而我心中也不禁浮现出一幕幕开心的场景。班长,这道题怎么做?班长,值日的时候,这地方要不要扫?班长,什么时候放学啊?我还有补习班呢班长班上那些油嘴滑舌的家伙的确可恶,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我仿佛成为了班级的中心,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领奖自然我去领,拍照自然我中间。风浪中也透进太阳的光辉。

我现在已经明白了爸爸话的含义。的确,路还很漫长,路途中烦扰虽然不断,但沿途的风景却无限美好。我承担下了这份责任,就注定要在责任的风浪中航行、成长。也许会有大风大浪,但我注定乘风破浪,因为我身后,有50份支持我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