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观后感 > 电影《最后的审判》观后感

电影《最后的审判》观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7W 次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最后的审判》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最后的审判》观后感

Une intime conviction ,原原本本的意思是“内心确信”,或者称之为“自由心证”。不知道为什么要译为“最后的审判”这样一个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名字。

整个电影都围绕着自由心证展开,主角也是一位一审的普通陪审员,一位假设的为自己的确信、心证执着到底的人。一方面,著名的法律格言写在法学的教科书上,似乎深入人心,比如无罪推定,不得自证其罪……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另一方面,绝对违背“法律格言”的事件却总是层出不穷,不管古今中外,几乎是偏见一般深深扎根现实,在“真相”面前,没人会在意那几个法律格言。在19世纪初,当内心确信出现在法国拿破仑刑法典里,上述法律与真相的纠葛,不是缓减、减轻,而是史无前例地加重、积压在了陪审团的内心之中。我们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裁判者,我们的依据也是不可言明的内心和良心,或者说是一种常识。最后,真实与否、罪与非罪的判断,完全成为不可预测的`个体化行为。换言之,我们既能为自己的心证找到充足的理由,也可以完全凭借成为常识的偏见来给出结果。自由心证的结局似乎真的成了卡夫卡的小说: 我们在逃离真相、逃离法律的过程中,完成了真相和法律预设的结果——心证是无谓的,良心也是无谓的。

当然,电影并未展开这么多反思,只是执着于一点: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判决一个人有罪,定罪必须找到坚实的证据,否则即推定无罪。问题就在于,也许真相、正义本身也是一种偏见,而这种偏见对于结果毫不在意。所以,如果说自由心证是正义的支柱,那么,非正义也与正义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