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黑板报 > 社区文明礼仪常识普及黑板报资料

社区文明礼仪常识普及黑板报资料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2K 次

  中华礼仪的渊源

社区文明礼仪常识普及黑板报资料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古代华夏族正是以丰富的礼仪文化而受到周边其他民族的赞誉的。早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他主张“为国以礼” ,“克己复礼” ,并积极倡导人们“约之以礼” ,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孟子也重视“礼” ,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他还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则比孟子更重视“礼” ,他著有枟礼论枠,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把礼看作做人的根本目的和最高理想,把识礼、循礼与否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高低贵贱的尺度。因而他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管仲则把礼看作人生的指导思想和维持国运的支柱。他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从这些思想家的言论中,不难看出,礼仪是适应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古籍中,枟周礼枠、枟仪礼枠、枟礼记枠等就是最重要的古典礼仪专著。我国古代“礼”的概念,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大体可归结为三个层面:一是指治理奴隶制、封建制国家的典章制度;二是古代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作为行为规范和交往仪式的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三是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包括自身修养) 。纵观我国礼仪内容和形式的演变与发展,可以看出“礼” 和“德”不但是统治者权力的中心支柱,而且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有广泛社会性与强大号召力的优良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并且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礼仪格言六条

  做事八然

凡事顺其自然,宠辱处之泰然。

逆境不以为然,顺境防患未然。

勤俭理所当然,趋善毅然决然。

名利看得淡然,失意学会坦然。

  人生八难

荣华难以持续,财富难以满足。

权力难以长久,地位难以巩固。

健康难以买来,青春难以永驻。

真情难以得到,贪念难以消除。

  身心八静

静心能去浮躁,静思能除烦恼。

静观能得经验,静养能健心脑。

静默能明事理,静坐能躲干扰。

静处能消杂念,静读能走正道。

人品八为

说真话为诚实,守公理为正直。

懂礼貌为涵养,讲文明为睿智。

持博爱为良知,常宽容为仁慈。

多奉献为功德,好情操为志士。

  行为八不

不损国家利益,不玷民族大义。

不贪集体财产,不与社会对立。

不抢别人功绩,不向他人索取。

不要趋炎附势,不能钻营投机。

  为人八乐

奋斗自会有乐,知足就能常乐。

事业先苦后乐,人生自得其乐。

精神充满快乐,岁月无穷欢乐。

勇于助人为乐,生活普天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