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谈中国古代棋类文化

谈中国古代棋类文化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53K 次

先谈清代的一个善棋艺的聪慧女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记载在黄铭功《棋国阳秋》裡,说有位叫芙卿的女子,下棋的功夫是一流的好,她也很有自信的,她宣佈若有人下棋赢过她的,她就嫁给他。想来这芙卿的一定不止棋艺高强,她的容貌必然也有芙蓉之资、艳丽过人,所以就吸引了非常多人来跟她比试,结果在许多对手中,只有两个人赢了她;还有一个跟她打成平手,赢她的两人中,一个是侍郎齐召南的公子,一个是还俗的和尚秋航,这位秋航是当时京城的名人,也是清代十八国手之一。另外一个战成平手是一位姓金的秀才。我想这叁位人当中,金秀才一定是对女孩子较有吸引力的,因为照她当初的条件来说,她要嫁也应该嫁给赢过她的,但这位大小姐巧妙的作了一首诗说道:『齐大非吾偶,禅心本自空。金兰如有契,白首一枰同。』所以她当然是选择跟她平手的金秀才,说什么打成平手两人一般,才是跟她永结同心的,这狡猾的小姐,也成就了这段围棋佳话。

谈中国古代棋类文化

说来清代的围棋是很盛行的,有一句话说:『围棋之于清,犹诗歌之于唐。』清代出了许多着名的祺手,棋坛在此时可说是百花齐放,良才尽出。

清初有位棋圣名叫黄龙士,名虬,一名霞,江苏泰州人。生于顺治八年,卒于约康熙叁十年。康熙初,十八岁的黄龙士与明朝遗老盛大有下棋,连下七城,遂执棋坛牛耳,有人形容他『如天仙化人,绝无尘想』。他也乐于提拔后进,不遗余力,他叁十余岁时,徐星友的棋力与他相差二子。黄龙士有意放他叁子,两人共下十局,彼此用尽脑力,斗智拼巧,两人呕心沥血,所以后人称此十局棋为『血泪棋篇』,徐星友因此,后来也成为了着名的'围棋国手。

徐星友年纪略大于黄龙士,他的棋风大方正派,信奉用虚不如用实,他与黄龙士下完那十局后,闭门潜修叁年,没有下过家中小楼。黄龙士死后,徐星友领导棋坛叁四十年,他还曾在京师连胜号称『奕无偶』(意思说自己是第一)的高丽国使者,名声大燥。康熙五十八年徐星友撰成了《兼山堂弈谱》,在康熙六十年,徐星友遇见两名年约十二叁岁的孩子,两个孩子有围棋的慧根,资质很高,徐星友教他们下棋外,还送了自己的着作。 这两位小孩就是施襄夏与范西屏。俩人后来成了清代最有名的围棋国手,说来徐星友算是承先启后的最大功臣了。

施襄夏和范西屏两人都是浙江海宁人,并且师出同门,两人也都在很小时便成了国手,但二十岁前后两人都外出游学,互相对弈的机会不多,后来有一次两人在湖州都湖同游,一起交战了十叁局,今有存棋谱十局。有人比喻范西屏神化擅声,施襄夏无敌标誉。

与施、范同时的围棋国手还有梁魏今和程兰如,合称四大家。彼此之间也曾交流,施襄夏曾与梁魏今一起游歷浙江,在岘山见山间清泉汨汨,盪漾自然,两人留连忘返,梁魏今对施襄夏说:『你的棋力功力深厚,为什么不学学这泉水呢?行所该行,止所当止,任其自然,没有好胜之心,在围棋若只一味的争斗逞巧,就过犹不已了。』施襄夏听了这些话后,果然身体力行起来,从此他的棋风一变,就如流水般不争先。

从前围棋被视为小道,到了唐代才发展成为一门可反映智慧、机灵应变的高深艺术。东晋时,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勇士祖逖有个酷爱下棋的哥哥祖纳,当时有人劝他要『禹惜寸阴,不闻数棋』。也就是叫他别沈迷于棋盘上做英雄,岂料祖纳回道:『我亦忘忧耳』。

围棋的故事还有很多。 唐代是中国歷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围棋在此时,也得到了认同,将琴、棋、书、画相提并论的,正是从唐开始,围棋也发展出有个官职,叫棋侍诏。侍诏者还有词学、经术、合练、僧道、卜祝、术艺、书奕。这些侍诏是侍奉皇上做顾问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