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观鸭说》阅读练习

《观鸭说》阅读练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1W 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观鸭说》阅读练习

观鸭说??(明)吴廷翰

①家僮取鸭卵伏之,得雏鸭数拾枚。始育,则饲之盆中,少与之水,其声呴呴然,其毛羽滈滈然,予甚爱,戏之。

②不数日,僮以告曰:“雏鸭有毙者矣。”既而听其声,啾啾然哀鸣;视其毛羽,苏苏然以散落,予让僮不善畜也。僮曰:“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③次日,予适憩亭中,时雨初歇,池水方强,顾而乐之,凭栏而语曰:“曷不以畜鸭雏?”僮趋而去,不移时筐而至,稍出之水涯,皇皇然惊愕不已,其目睢睢然睨,其足逡逡然前而却。竿之,则遂群奔水中,或扬足而驰,或拍翅而飞,不定者良久。既乃狎水,或仰而饮,或俯而啄,三五而阵,各适其所。则又或沉或浮,或没或出,盘旋戏跃于萍藻间。既休而理羽,交口扇翅,或曳而行,或拳而立,或屈而睡,消摇相羊[1],容与如也[2]。既晡,僮将筐而归,则相与复嬉于渚,或逐于堤,或蔽于丛,不可得,遂纵之。

④明日至,亦如之。其声嗈嗈然以和,其毛羽濯濯然以光泽。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⑤余乃叹曰:大哉造物之育万物乎!大而龙蛇之于渊泽,虎豹之于山林,细而蠛曚[3]鼋龟醯鸡[4]之于瓮、于坎、于蹄涔[5],各遂其性而已。鸭之不育于陆而育于水,亦一理也。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君子为政,当斯民沦丧之后,烦之以法令,胁之以刑罚,诱之以智巧,荡之以淫华,本性日耗,生理日促,相与骈死而不知。一旦欲其改途易辙,驱之以道德,荡之以礼义,纳之以忠信,囿之以淳朴,靡不相顾骇愕,不信不安。及其久也,教成而化行,行安而俗美,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安危利害相去什佰而千万,则虽械之使为恶,日挞之而欲其蹈刑,亦不可得矣。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狃于习而不悟,毙于陆者也。视其毙而不知所以救,僮之让者也。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得其所以为性而安且乐,水之狎而不归者也。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水之畜而充长也。

(有删节)

【注】

[1] 消摇:同“逍遥”,安闲自得。相羊:徜徉,漫游之意。屈原《离骚》:“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2] 容与:安逸自得的样子。[3] 蠛蠓(mèi měng):也称“蠓”,一种小飞虫。

[4] 醯(xī)鸡:小飞虫。[5] 蹄涔(cén):蹄迹中的积水。

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让僮不善畜也 让:责备

B.竿之,则遂群奔水中 竿:用竹竿驱赶

C.囿之以淳朴 囿:约束、规范

D.反其自然之性而犹疑,试于水者也 反:违背

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畜不以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追视昔日之所为与今日之所趋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C.然则民之初生,鸭之育于盆者也

先入咸阳者王之

D.生养蕃息,既富且昌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三.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家僮孵化出一窝小鸭子,它们稚嫩的叫声和洁净油亮的'羽毛格外招人喜爱,作者忍不住要去逗弄这些小家伙玩。这是观鸭之始。

B.第②段写因为将鸭子放在盆里离水蓄养,小鸭子出现了倒毙的情形,其他的也叫声凄哀,羽毛散落。这里情节出现跌宕,为下文蓄势。

C.第③④段记叙放养小鸭子于水池之中。这里作者用夸张的手法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水中鸭子的欢畅嬉闹和喜人长势。是记叙的重点。

D.第⑤段是作者由养鸭悟出的“育民”的道理,强调顺从其本性,可使民生养蕃息,既富且昌。是作者写作的落脚点所在。

四.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小题3分)

(1) 是非不善畜也,畜不以水也。

(2) 其去畜池之前仅三日,充长已倍三之一矣。

(3) 夫反其性,造化不能以育物,圣人岂能以育民乎?

有人说,本文体现了孟子的“性善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