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素材 > 曾国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曾国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56K 次

遇事让三分,天空海阔;心田留一点,子种心耕。下面这篇文章是小编为各位读者收集的曾国藩名人句子,供大家参考。

曾国藩名人句子大全100句

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7、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惟有忘记机心方可以消除众多别人的机心,惟有懵懂才可以消除不祥。

10、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1、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12、心要安定,气要安定,神要安定,体要安定。

13、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14、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们竭力去做,是成是败则不计较。

15、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曾国藩书信》。

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曾国藩书信》。

17、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曾国藩书信》。

18、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曾国藩书信》。

19、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曾国藩书信》。

20、治军之道,以勤字以先。身勤则强,佚则病;家勤则兴,懒则衰;国勤则治,怠则乱;军勤则胜,惰则败。惰者,暮气也。——《曾国藩书信》。

21、如用此法,总须善于相机。——《曾国藩书信》。

22、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当析细察。——《曾国藩书信》。

2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曾国藩家书》

24、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曾国藩家书》

25、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曾国藩家书》

26、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曾国藩家书》

27、意尽则止,辞足则止。——《曾国藩家书》

28、祸福由天主之,善恶由入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入主之,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曾国藩家书》

29、大凡人之自诩智识,多由阅历太少。——《曾国藩家书》

30、戒奢要从苗头开始,而不是等待以成习惯再行改变,那就是极为困难了。——《曾国藩家书》

31、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曾国藩家书》

32、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33、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将大玷家声。——《曾国藩家书》

34、款待从厚,而打发从薄。——《曾国藩家书》

35、切不可浪掷光阴。——《曾国藩家书》

36、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37、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曾国藩日记》。

38、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国藩家书》。

39、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曾国藩书信》。

40、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曾国藩家书》。

41、风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曾国藩日记》。

42、勤则兴,懒则败,一字之理。——曾国藩

4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曾国藩

4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45、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曾国藩

46、有其功,必有其效。——曾国藩

47、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曾国藩

48、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曾国藩

49、不可轻率评讥古人。——曾国藩

50、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曾国藩

5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曾国藩

52、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53、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54、苟能发奋自立,负薪牧冢皆可读书;不能发愤自立,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曾国藩

55、凡仁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则轻重乖发。 ——曾国藩

56、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57、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曾国藩

58、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曾国藩

59、一身精神,具乎两目。——曾国藩

60、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曾国藩

61、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读书总以背熟经书,常讲史鉴为要,每日有常,自有进境,万不可厌常喜新,此书未完,勿换彼书耳。

62、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床)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6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64、君子满腹天理,故以顺理为乐。小人满腹人欲,故以得欲为乐。欲无时可足,故乐不胜忧。理无时不存,故随在皆乐。至乐顺理。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65、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66、处天下事,前面常长出一分,此之谓豫;后面常余出一分,此之谓裕。如此则事无不济,而心有余乐。若尽煞分数做去,必有后悔。处人亦然,施在我有余之恩,则可以广听。留在人不尽之情,则可以全好。

67、酿五百斛酒,读三十年书,于愿足矣;制千丈夫裘,营万间广厦,何日能之。

68、微雨晴时看鹤舞;小窗幽处听蜂衙。

69、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70、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

71、舍己从人,大贤之量;推心置腹,群彦所归。

72、归去来兮,夜月楼台花萼影;得不得也,楚天风雨鹧鸪声。

73、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

74、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也就谁都不得罪了。

75、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曾国藩

76、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77、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

78、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

79、一国有一国之气,一家有一家之气,一身有一身之气,元气者,生气也。能养生气,则日趋于盛矣。 ——曾国藩

80、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81、君子事来而心始见,事去而心随空。 ——曾国藩

82、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 —— 曾国藩

83、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曾国藩

84、尝自虑执德不宏,量既隘而不足以采天下之善,矿不敢执一律求之。虽偏长薄善,敬其有裨于吾,示尝不博取焉以自资益;其有以谠言急论陈于前者,既不必有当于吾,未尝不深感其意,以为彼之所以爱我者,异于众人泛然相遇情也。

85、气能挟理以行,而后虽言理而不厌。

8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7、是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8、自立立人,自达达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89、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曾国藩

90、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曾国藩

91、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庄不懈,故身强。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

92、自修之道,莫难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已独知之。

93、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也。今之所谓博闻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

9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居。

95、利可共而不行独,谋可寡而不行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96、一身精力,具乎两目。

97、常人无不行为圣贤,毫不系乎念书之多寡。

98、好自制不行与共财,困惑者不行与共事。

99、繁华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100、可见年无分老小,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