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问答 > 初中语文课的导课语怎么说

初中语文课的导课语怎么说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59K 次

  初中语文课的导课语

初中语文课的导课语怎么说

  一、直接式导入法:

这是最常见的传统的导入法,这种方法不拐弯抹角,可以起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简洁明快的效果,三言两语就能直切正题。

例如我在讲《竹影》这篇课文时,是这样设计的:“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八课《竹影》,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128页。”但这种方法不能频繁使用,否则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特别是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会大大减弱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课堂气氛一开始就没有调动起来,就不利于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

采用此法教学,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我在上《孙权劝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以下导语:“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过一篇课文《伤仲永》,同学们还记得吗?(生答:记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生答:仲永由一个天资非凡的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生答:天资固然重要,但更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的,后天的努力学习才是个人成才的关键。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位主人公就通过后天勤奋努力的学习,最终由一介武夫变成一个博学多识的大将。(板书课题)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以此法导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入境极快。例如我在讲《斑羚飞渡》一文时,就以一个故事轻松导入:“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动人的故事。(板书课题)

  四、引用导入法:

教师可以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成语歇后语对联、典故或广告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激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者,觉悟之机也”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激疑导入就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心理,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入某疑难问题或一节课的难点而设置的。采用这种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但设疑有一定讲究,提出的问题要匠心独具,具有独创性、科学性、规范性。如果教师在课前就紧扣教学内容设置悬念,提出疑问,且语调、语势、语音都很讲究,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无疑,将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例如我在讲《最后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1976年,美籍华人丁肇中因发现j粒子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奖典礼上,这位美籍华人不用英语发言而用中文发言。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世界强烈的反响,感动了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他的这一举动,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学习了《最后一课》这篇文章后,我们就能揭晓其中的答案了。

  六、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行为中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顺利地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七、图片导入法:

每册语文课本前都有几页插图,这些插图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一举多得。 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下载些相关的图片,制成课件。如在讲《华南虎》一文前,我便用课件的方式出示了几张老虎的图片,先让学生感受老虎威猛、高傲的风采。之后用低沉的语调说:“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但今天我们要走进一只被囚华南虎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力。

  八、歌曲导入法:

通过播放与该课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导入,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下对新课产生吸引力,同时,歌词的内容也可辅助教学。

  九、视频导入法:

运用媒体播放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录像,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安塞腰鼓》一文前,我利用多媒体优势让学生欣赏了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越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我见好就收:“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口技》一文的导入,我也同样运用了这种方法。口技表演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让学生很直观地明白了什么叫口技艺术,这为分析课文重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十、解题导入法:

解题导入法即从分析标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这种方法可以迅速牵住文章的主线,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实物演示导入法:

实物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新课之前,出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实物,导入自然,利于理解。在上冰心的诗歌《纸船—寄母亲》一文前,我向学生当场演示了叠纸船的过程,之后,我提问到:“同学们,这虽然是一只易破的纸船,但它却曾经承载过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她就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今天,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起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十二、情感导入法: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感情,则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和阻碍。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生动的语言,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把学生带进教材内容的情境中来。

  十三、历史背景导入法:

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共鸣。《土地的誓言》一文,便可以用此法。教师可以用图片加以辅助的方式,跟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的由来和结果,让学生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感受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共鸣有了,“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这一教学目标便顺利实现了。《黄河颂》一文也同样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十四、小品表演导入法:

  十五、谜语开门导入法:

例如我讲《竹影》一文之前,用课件的方式出示了一则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学生看到谜语后,兴致大增,说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不仅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更重要的是能让生性好动的初一学生在短时间之内进入课堂状态。

  十六、游戏激趣导入法:

采用这种方法导入,较好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这一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十七、笑话导入法: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情绪极不稳定,时起时伏,尤其是上下午一、二节的课,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初一学生中午都没有午休的习惯,他们一到下午便萎靡不振、昏昏欲睡,夏天尤其如此。如果老师劈头就是批评学生,这节课的效果肯定不佳。而假如老师会说一些幽默的导语,这就犹如给学生注入了一支兴奋剂,学生听课的.兴趣自然而然就调动起来了。有个周二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语文课,课的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一进教室,发现同学们恹恹欲睡,便长叹一声:“哎!足球场是你们的百草园,看来今天中午你们在百草园玩得不亦乐乎呀!学生说:“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呀?”我立即笑到:“因为你们和鲁迅先生一样,

  十八、对比导入:

  语文课导入的禁忌:

  一忌时间过长

一位老师在教学梁衡的《夏》时,既有让学生对描写四季的古诗词之回顾,又有对刚刚过去的夏天所发表的感受,总共耗时10分钟,明显挤占了新授语篇的教学时间。类似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并不少见。一位老师教学《爱莲说》,集中播放的图片就达20多张,一张张地点击过去,用6分钟时间多角度展示并请学生解说“莲”的姿态。《爱莲说》并非要介绍莲花的外形如何美丽,而是作者借赞美莲的品质以志趣上的自况,教者用6分钟时间来导入就显得喧宾夺主。一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有三段内容:背景介绍(2分钟),作者简介(2分钟),小说文体简介(3分钟),一节课才45分钟,导入就用时达7分钟之多。老师浮光掠影地宣读这些空洞乏味的术语概念,既不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消解了,错过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最佳时机,淡化了教学重点,教学时间分布头重脚轻。

导入语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情境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这当然是好事,也是很多老师追求的境界。但有些公开课上执教者在导入时播放录像图片音乐,左导右导,东拉西扯,自顾自地卖关子,就是不肯进入正题,令人厌烦。还有的不管什么文章,开始时总要朗诵一段长长的排比句抒情,情感泛滥,娇柔作态,则会令人浑身鸡皮疙瘩。一位老师上课时,正抒情地导入:“啊,奔腾磅礴的长江,你不分昼夜,向东而去……”不巧的是,这个关键时刻忽然停电了。好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解决了电源问题。于是,这位老师又重新开始了导入:“啊,奔腾磅礴的长江,你不分昼夜,向东而去……”面对如此的“精心”导入,学生原本才酝酿起来的那点情感也被老师折腾得反胃了。

课堂导入虽说可以有精心的预设,但不能过于刻板,要有不曾预约的生成,课堂才会有灵动与生机。

  二忌主题先行

主题先行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头脑中先有了关于文本的内容、形式方面的理性认识,这种理性认识不是自己在阅读中亲身体验感受归结起来的,而是从别的途径获得的。老师在导入语中告诉学生文章讲了什么,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文章的主旨,学生的原初体验、学习兴趣就被遮蔽了,取而代之的是把自己的大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一位老师教学《七颗钻石》时,首先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心的故事,然后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一篇关于爱心的童话故事。” 一位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导入语是:“本文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下面请看课文。”姑且不论文本解读是否正确,老师将自己的理解(大多是教参上的说法)横亘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就已经被老师先入为主的“定论”锁定了方向,钳制了学生的思维,淡化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

相比之下,另一位老师教学《落落的微笑》时,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是比较合理的设计:“有这样一个孩子,在大年三十的清晨被亲身父母扔到了雪地里;有这样一个孩子,一出生就患有唇腭裂。这个孩子有个有趣的名字叫‘落落’。落落本是不幸的,可他最终却对生活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在落落的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落落的微笑》。”一句“落落身上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就激发起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文本、探究问题的欲望。

老师正确地解读文本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如果教师的解读本身就有问题,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位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爱穿新衣服吗?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本无可厚非,但一个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尽风头,必将适得其反,闹出笑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把《皇帝的新装》的主题理解为“一个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尽风头,必将适得其反,闹出笑话”,实在是误读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三忌游离文本

自某名师上课前喜欢带领学生“练气功”后,不少老师上课前喜欢来点调动气氛的活动,绕口令,猜谜语,讲笑话,等等。借用班级上课,以这种方式来快速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活动最好能与本文学习有关,一旦运用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偏离教学内容,反而要花更长的时间拉回学生的思维,得不偿失。日常上课的时候,我跟很多老师一样曾探索过“三分钟演讲”,每天让学生在正式新课前用三分钟时间或诗词讲解,或趣闻描述,或美文分享,后来冷静地想想,这样的做法虽然有不少好处,但毕竟要占用课堂教学时间,有时甚至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权衡之后,我发现弊大于利,便取消了课前的做法,而改用每周相对集中于一节课来专门做,效果要好得多。

直接说“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于是请学生听写几个课文中的词语。然后,他就借这几个词语切入文本,让学生用刚才听写的几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或几句话,复述故事的内容。这样的导入与课堂教学结构自然衔接起来,就非常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