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实用】高三作文汇编5篇

【实用】高三作文汇编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8.39K 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高三作文汇编5篇

高三作文 篇1

是了,抄袭与借鉴,如今也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了。因为这两个词,在某种方便来说,会被没搞清楚的人下意识的认为是一个意思。可错了,可这两个词的意思真的也是差的挺远的,可还是有不少人会认错,如果没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两个词的程度问题,或许真的会把它们认错吧……

可其实是天差地别的距离了, 抄袭,我最恶心的一个行为。首先是主旨的问题,主旨啊,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吧,其实就是一个文章的中心,每个好的文章除了一些散文之外,几乎每篇文章都少不了主旨,因为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主旨来说的,如果没有了主旨,这篇文章可真的就是型散了,说真的我特别喜爱形散神不散的文章,这样的散文读起来会更有味道些。也正是因为主旨啊,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以我们才会格外注意些,我们老师曾经说过,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地方是哪里?毫无疑问就是主旨,叙述事情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的文笔,可想这件事情,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就在于我们思想的深度了。而思想的深度,其实也就会随着我们的年龄,随着我们阅历的慢慢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同样也开始变得不一样了,都说,有一定年龄的人就像一壶老酒,醇厚香浓颇有滋味,写出的文章自然也是别有一番滋味了啊。年轻一点的人写出来的文章,也是有些妙处的,童真稚嫩的文笔,思想文章的深度虽然不够可却也有自己的见解了。所以说,只要是你认真想出来的事情那都是好的主旨,可抄袭无非就是把这个主旨给盗用了,更甚的是有可能把这篇文章的百分之八十的事件都盗走了,这样的人写作这条路走不远的,一直抄袭,总会会被别人发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啊?

比起我对抄袭的厌恶,我还非常欣赏借鉴别人文章的人。何为借鉴呢?拿走的别人的文章,不过是文章中的二三事例题材罢了,而是有些人却能把别人一点点的题材写出自己的味道来,主旨也和别人的大相径庭,可以说各有各的妙处,哪怕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别人都不会觉得有哪里是谁抄袭谁的,这就是借鉴的妙处了,可有些人的借鉴却东施效颦,一不小心,就弄成了抄袭,啼笑非议,可能还会受到别人心里的讥讽。很多我们都看得懂的事情,我们也不想放在明面上来说,那是别人给你留面子,可抄袭这样的事情的确被所有认认真真写作的人所不齿啊……

我觉得有些人最可笑的就是把自己的抄袭还要当真借鉴,明明真实的事情自己也知道,可还是要想着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最好的文章到底还是你自己真真实实写出来的啊,不过借鉴的好的话也不失为一篇极秒的文章,可抄袭却是要坚决抵制的啊!

高三作文 篇2

晚饭后,我沿着临顿路散步。正值晚高峰,主干道上车水马龙,繁华又喧嚣。

路畔一家沿河的灯笼店颇为别致,我不由得驻足挑了一盏纸灯笼。正欲付款,却无意瞥见了一座石桥。说来奇怪,那桥并不引人注意,可是只要你将目光扫过去,就再也移不开了。

桥的这一头连着临顿路的车水马龙,那一头则通向一条悠长的陈旧巷陌。这巷陌沉默地半隐于夜色中,来来往往的车与人和它擦肩而过,无一人驻足停留。只是不知为何,此时我透过夜色望去,竟品出了一番古老的流韵,令人为之着迷。

老板娘注意到了我的失神。她也不问我是否听得懂,便用吴侬软语向我介绍:“那条巷子叫蒋庙前。”她的语气漫不经心,仿佛那巷陌极为寻常一般。

想来也是,外地人或许会被这种粉墙黛瓦、青石板路的老巷陌所吸引,可是对于苏州本地人来说,这样的巷陌实在是很寻常,随处可见,满城皆是,古老陈旧,住起来远不如楼房舒服。

我买下灯笼,望瞭望那仿佛在向我发出无声邀请的古巷口,转身向石桥走去。

一踏上石桥,身后浮浮沉沉的繁华灯光一下就沉淀了下来,只余深深的夜色与一颗瞬间安静的心。下了桥踏入巷中,鞋跟便将青石板叩出清响。我提着灯笼,恍惚觉着自己进入了另一个水墨色的世界。

一入这条名叫“蒋庙前”的巷陌,便发觉身侧立了一排清一色的黛瓦粉墙。就着夜色与灯笼,我判断这些老房子都至少有上百年历史了。有些房子的墨色飞檐下依稀可见雕花的门匾——虽非画栋雕梁,却也气度非凡。粉墙上挂了一块蓝色说明牌,我忙凑上前去看。

结果细细研究下来,这里竟是潘奕藻故居。潘家乃大姓,苏州历史上一直有“贵潘”之说。在清朝,潘家出了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底蕴深厚。而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近代潘家人舍身护大克鼎、大孟鼎的传奇故事。全靠潘家人,“天下三宝”之二的大克鼎、大孟鼎才免遭日军毒手。而潘奕藻,正是潘家的第一代进士。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故人的风华,让这小小巷陌,一下增添了人文历史的`厚重。

光是这一个潘奕藻故居,就极让我惊喜了。可我很快就发觉,蒋庙前里的惊喜,绝对不止这一个。

沿着“蒋庙前”前行,一会便能望见一个小园子。这个小园子乍一看也没什么特殊之处,若不是“七姬园”这个石碑,我绝对不会注意到它。

元末之时,张士诚在苏州称王,却终不敌朱元璋。城破之时,张士诚的女婿向朱元璋投降,而他的七个小妾却全部自尽。后人在此建了“七姬庙”。近代庙毁,只留下“七姬园”石碑和这个小土坡。

我沉默良久。真没有想到,在蒋庙前这样一条“寻常巷陌”里,居然隐藏着这么多遗迹。过往的种种被时光冲淘成了历史的尘埃,它们这样安静地蛰伏在青石板上,只在有缘人踱过时,才重飏于人们心上。

如果说在蒋庙前里,潘奕藻故居是人文风华的留痕,七姬园是历史过往的积尘,那么我眼前这座石质建筑,就是一方百姓千百年信仰的见证。

这座石质建筑远不比潘奕藻故居气派,也不如七姬园有故事,可它却是“蒋庙前”这个巷名的由来——这座建筑,名叫“蒋侯庙”。

蒋侯庙供奉的是蒋侯蒋子文。蒋子文乃三国时期孙权的部下,职位不高却深得民心。说来也是颇有深意——太多比蒋侯位高权重的人,都被遗忘在了历史的尘埃里。可这位蒋侯却被一方百姓虔诚地铭记着、供奉着,成了流传千百年的信仰。哪怕是至今,蒋侯庙灰扑扑的石门前依然插着零星的香火,让走过的人们不由得肃然起敬——既是敬这位流芳百世的蒋侯,亦是敬那将千百年信仰代代相传的百姓。

继续沿着这条巷子往前走,我很快发觉,在蒋庙前里值得注目的,远远不止故居、旧迹、古庙这样的大型历史留痕。提着灯笼踏着青石板,不必在意东南西北,随心而行,总会有收获。一低头便能看见一口古井,井壁早已被时光磨得光滑,壁上人有残缺的篆书。那残字静静地在夜里睁大眼睛,似语还休。一个妇女正在井边提水洗衣,古井无声地倾诉,在“捣衣声中拂还来”;一侧眸便瞥见一扇极精致的雕花木窗,不知是否有过一双纤纤玉手,轻轻将它推开;一抬眼便能遥见一幢极其气派的民国洋楼,想必极有故事,只惜隔了座墙无法近观,叫人引以为憾……

如果说苏州城是一本书,那么摩天大楼万千繁华,都只是现于表面的装帧。这些看似寻常的巷陌,才是这座老城的精、气、神,是真正需要人们品读的文字。它们蛰伏于车水马龙、人影僮僮的深处,却默默牵动着苏州城的文化脉搏。

如果园林让人们觉得苏州精致,那么巷陌就让人们觉得苏州神奇。

假如你住在养育巷,那你可能不会注意到养育巷地铁口边,有个灰扑扑的小巷口,叫庙堂巷。结果有一天你翻了翻《姑苏晚报》里一篇介绍钱钟书妻子杨绛的文章,你才大惊——庙堂巷里竟藏着杨荫榆故居。而杨荫榆是杨绛的姑姑,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任女校长,被日军推下吴门桥迫害致死。杨绛的父亲家也在这里,杨绛在这个巷子里度过了她美好的童年时光。

假如你住在人民路,一天回家经过其貌不扬的“马医科”巷,结果瞥见了一座占地不大的小院子,漫不经心地一扫——这里居然是俞樾的故居曲园。曾国潘是他的老师,章太炎是他的弟子,著名学者,朱自清的挚友俞平伯是他的曾孙,而他自己的书法大作《枫桥夜泊》被后人刻在寒山寺前的石头上,供万世瞻仰……

这就是苏州巷陌的神奇所在,这就是苏州城的神奇所在。数不清的达官贵人、探花状元、通儒学者,对这“山水总归诗格秀,笙箫恰称吴音圆”的人间天堂一见钟情。他们纷纷来到苏州,来到这些巷陌,隐居在粉墙黛瓦、寻常人家里,做起了“陶渊明”“林和靖”,留下了太多的履印。而后世的人杰们,也纷纷来到苏州城,来到这些巷陌里——他们一半是被苏州本身的魅力所吸引,一半则是为了追寻前辈的足迹。在这神奇的“循环效应”下,一代代人杰吟诵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江南好”“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踏着前人留下的文化履印走进了苏州,走进了这些巷陌里……文化履印在巷陌里层层叠叠,巷陌中的每一块砖瓦,都被赋予了深度和厚度。

在这样的巷陌里,在这样的城市里,历史文化再也不是被陈列在博物馆的古董,与人们隔着冰冷的防盗玻璃;历史文化也不再是几A级景区里,人挤人才能窥见的,被栏杆隔离的“遗迹”,而是你可以在茶余饭后,买上一盏细描精修的灯笼,随心地乘着夜色信步,撷取细读的巷陌。这巷陌可以是你家后面的小巷,也可以是你常去买菜的小弄堂……它让你从庸庸碌碌中惊醒,让你满怀悸动与诧异地惊觉——我居然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寻常的巷陌里,生活在这样一个神奇的城市里,生活在这样深厚的文化里……

“吱呀——”我抬眸望去,原来是对面一扇雕花窗被推开,温馨的灯光扑面而来。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口,小眼睛好奇地盯着我看。我这才发现,这满巷的旧居并不是封尘的古董,大部分窗口都浮动着家的灯光,让人倍感温暖。就连之前我看见的那口古井,井中那百年前就滋养过无数人的水,至今还在洗衣妇的捣衣槌下流淌……那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蒋庙前,又多了几分寻常而温暖的红尘味。

不知怎的,我突然想起了无锡的惠远古镇了。前些年我曾去惠远古镇游玩,对那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动人的粉墙黛瓦印象颇深。只是到了晚上,偌大的古镇突然就有些黯然失色——整个古镇全靠路灯照亮。古镇已是空镇。路边一排好看的雕花窗里没有家的灯火,只余一片空洞的黑。

此时站在这蒋庙前中,站在这寻常的红尘味里,我心中油然生出些感动。我抬眸望向这“寻常巷陌”的尽头——那里浮动着苏州城的万家灯火。如果从苏州城上空俯视,你会震惊地发现,今天苏州的古城区格局,基本和宋代所绘的苏州城地图——《平江图》一致。甚至连当年战国时期,伍子胥建苏州城时的整体格局,至今也没有大改。历时千百年,不仅仅是“寻常巷陌”,连城市的格局都保存得这样完好——我想这才是这些“寻常巷陌”真正的不寻常之处,这才是苏州城真正的神奇之处。

“寻常巷陌”中,依然漾着灯光的雕花窗,仍旧被用来淘米浣衣的古井,以及巷陌尽头浮动的,苏州城的万家灯火……这一切都给我一种蘸满生机与希望的温暖——你看: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生活,都在蓬勃地被续写……

夜色已深。我下意识地冲那窗边的小女孩一笑,然后整理好悸动的心,提起灯笼,走向苏州城的夜色深处,沿着巷陌继续前行……

高三作文 篇3

你是一个为自由而活着的人,无论是在群山万壑的荆门,还是在高深莫测的皇宫,你都有理想、有追求,为了追寻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天空,你不停地努力着。

你,有着倾国的美好容颜,可是却未曾见过皇帝的身影。是因为画师的诡诈贪婪,还是因为你的正直不屈?

你见识了宫中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可是你追求的梦想却在这里被支离,你开始厌恶这里,你想到要离开却不知该怎样去做,于是你迷茫了。

匈奴的呼韩邪单于来了,提出了和亲的请求,可是却没有人想远赴荒漠的塞北。

这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是这其中却存在太多的冒险成分,很有可能远嫁了,就再也不会回来。

你想起如同囚笼的皇宫,也想起蛮荒的塞外;你想起了锦衣玉食的皇宫,也想起了自由的塞外;你想起了虚伪的皇宫,也想起了……

于是,你陷入了思想的泥淖之中而难以自拔,你的心灵仿佛被狂风迷失。你抱住了头,甚至揪起了自己如云的秀发。

你睁开眼、松开手、净面、洗发、梳头,恢复了倾国的容颜,而你呆过的地方,空留几缕黑色发丝,成为了你走过这里的痕迹。

在尴尬的皇宫中,你站了出来,说你要和亲。素装淡抹的你惊艳了皇宫中的所有人,你的脸上写满的不是抱怨与忧虑,而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坚毅与勇敢。

然而最吃惊的人是皇帝,皇宫中有如此佳人,他竟然不知道。当他知道这一切都因为当年的画师后,愤怒与惩罚成为了他发泄的手段,可是此时此刻,这些对你又有何意义呢?

他不能不把你嫁出去,好不容易有人说去和亲,难道他敢反悔吗?如果那样,等待他的是刀光剑影的杀戮。

皇宫中,不曾见你失落的表情,而是你静若止水的面容,一切都那么自然,不含一丝做作,一丝矫揉。

呼韩邪单于乐了,所有的大臣乐了,皇帝也在遗憾中乐了。

当和亲的队伍要离开京城时,所有人都去送你,送你这远赴塞外的美艳“使者”,甚至连飞雁都为你坠下天空。

昭君出塞,艳落飞雁!

当你面对满目的萧索,当你面对遍布的荒凉,当你面对大漠的风沙时,你不曾后悔,因为你离开了皇宫,离开了那个伤心地,你的心中写满了和平的音符。

当你看见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青青的草原时,你笑了,笑得那么纯洁,那么美丽。

你追寻到了属于你自己的梦,追寻到了属于你自己的自由,追寻到了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天空,更为重要的是你为民族的安宁做了一件大事。

微风习习,掠过你的身旁,也轻轻拂动你的衣襟秀发,衬着如雪一般的肌肤,夕阳中的你正如仙子一般。

那一个瞬间,仿佛就是永远。

此时,似乎是你自出生最美的时刻,因为你现在可以毫无顾忌地绽放所有的美丽!

为了幸福,为了自由,也为了理想,你不断追寻……

教师评点:

文章能够从王昭君的境遇和心理展开描写,以此来分析其出塞背后更深的文化内涵。使用第二人称“你”的手法,似乎与王昭君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情真挚,耐人寻味。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本文的另一个特色,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等修辞,增加了生动性。抒情和议论性的语言较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高三作文 篇4

眼下我所能拾起的,关于你的记忆,就像一张不算空白的纸,被不知从哪伸出的大手撕扯得零零散散,拼不成一篇完整的故事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晚的风刮坏了你的脑子,以至于我们之间突然出现了空档,从那以后便再也不能在平常的过活中捉摸到你的身影了。你说你骨子里流淌着是行者的血傲慢而无所拘束。所以我早猜到你迟早有一天会一声不响的消失。迟早有一天。

信是从书里掉出来的,不知是哪年哪月卡在里面的,泛黄的信封上没有邮戳没有时间没有寄信人。我大概能猜到里面一定是以自由、憧憬、回忆、抒情以及对我的思念为主线,再加以华丽丽的修饰。

我不看了。你曾许诺要在烟雨江南的暮色里给最思念的人打电话。结果整整一个春天,我等不到你的消息。未曾想到,某一天我与你相遇,你放下相机看我,隐忍波动的心,过来拉我的手,穿梭在江南三月的油菜花田里。你牵着我奔逃,逃出世俗的囚笼。脑海里荡漾着对你的感激,以为这是你给予我的自由。等到你停下来的时候,我在午夜时分的水泥森林中醒过来,一瞬被劈头盖脸的黑暗击伤瞳仁,茫然失措。

睡不着了,于是我又起来捧着一封封你写过来的信读。似乎温热有余,放在手心是暖暖的思念,一遍一遍读到眼泪都掉下来。可是我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些残缺片段中寻出你为何突然离去:将我潇洒抛下继续自己唯唯诺诺的人生,然后去追逐你想要的自由?

我不愿承认那段日子我慌了神,满世界找你。一封一封写不知该寄往哪的信,告诉你学校外的流浪猫又产仔了,寻思着给你留一只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教室东边的花圃里的雏菊偶尔会抽出一朵,金黄色的喜悦坚持不了多久便夭折。可是……

可是我还能有什么可是?除了依你所言一路向北,无论天翻地覆无论排山倒海,将青春葬在日复一日的平凡里。甚至不能惊起一丝波澜。

如此,只愿你在远方一切安好。

高三作文 篇5

有过深深为之的感动,有过深深为之的心痛。如今只能做的是深深为之的感叹。都曾说过一母同胞是最相连,那是无言的亲情,会有伤害,但不会有断连的时候。

可是为什么在五月季节本该劳动的季节,你我却如同水火般不相容。只在那一次我怀疑自己是不是管的太多,曾那是我怀疑自己的性格是不是太强,忽略了你的感受,忽略了我们一直处在生长的阶段。

可是当我们已经可以独立生活的时候,不就是表示我们要承担去自己的责任。别人都在找寻生活中的另一半,也许你我终将也会走上这样的道路。但我还是想说和我一母同胞的只有你们,和我经历童年的只有你们。我们生活咋一样的家庭里。守护父母是我们共同责任。我想要做好自己饿,我也有很多的心事不知该向谁倾诉。我愿意相信你,更愿意给你机会,让你适应转变的过程,当我不喜欢你的不言语,不喜欢你一个人默默沉默在小说的世界里。

生活能成为一家人不容易,我们可以对陌生人,为什么不能对家人宽容几分呢。可是我害怕啊,我怕我对你放松,我对你没有要求,那么在将来的生活,在工作中别人对你的要求,会如同我一样对你吗?我不能说答案是否定的,我只能说答案是未知的。

明明我们生活在漏雨的房子里,但是爸爸妈妈还是让我们健康长大,明明曾经没有人关照的我们只有自己默默努力,为何我们当初下定的所有的决心,做的所有的决定。为何我们最终没有了当初的坚持,为何我们迷失在现代的诱惑里。别人不清楚,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家里是怎样的生活情况。天天我们住在破房子里,为了能有可以吃饭的钱,我们中午摘棉花,没有时间吃午饭,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没有叫过苦。

当时我们只是努力的学习,希望通过自可以改变当初的生活,可是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是没有在一个学校里继续读书,我们未来共同的目标努力着。可是为何现在的你明明已经大学毕业了,反而丢失了当初的坚持。再难的时刻我们都可以坚持,为何现在的你却看不清我们的目标还是那个目标啊。

我们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我们可以守护一家人的幸福,曾经我们有过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一家人幸福。现在我的目标没有变,我的目标是守护一家人的幸福。那你呢?你是否曾经变过。再多的埋怨不是生气,是恨铁不成钢,沉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沉默是对两个人上的折磨。我只想在这里说,不管怎样我都不放开你的手,也许现在我们只是需要在成熟一点点。那就各自努力。

岁月静好,不是你我,是一家人的守护。爱,只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