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求学杂记散文

求学杂记散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8W 次

我是年过而立才研究生毕业,而且就读学校远在西北,名不见经传。在我看来,很多人是知道了我读研所去之地,才知道了我读研所去之省;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我之考研野心很早就有,精准地上溯,时间可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

求学杂记散文

彼时,我在县城师范学校读书。入学不久,即听一些师范毕业校友分到农村工作,却经过努力,考上研究生。尤其是90年代初,教我们课程的、也是师范1982届毕业生陈淑红老师和1985年(?)六安师专毕业的陈继伍老师相继考入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对我刺激很大,觉得自己也有必要搏一把。最令我羡慕嫉妒恨的是,初中时一个与我成绩相平的同学由县第一中学考入人民大学。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彼时游走师范,我感慨万端,真不知道应该爱她,还是恨她。前路遥遥,涨起胸中的读研之志,如猪的尿泡饱满而硕大、悬垂而丰盈。

以我现在的想法,考文科研究生,选择北大、社科院等单位的,确实比较难,像我这样人头猪脑的人必须死了这条心,但是考地方、尤为非京城院校的,通过努力也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想又快又准,完全可以假途自考,获得专科、本科学历。所需时限,以我师范毕业时算起,大约4年左右,也即1996年左右则可完成。同时,自学英语,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如果在师范时就开始学习英语,经由遥遥4-6年的艰苦,对付考研外语自不在话下。如此有组织有计划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地推进考研工程,我觉得,1997年或者1998年,至迟2000年就可以顺利入学读研了。我这样说,也许你会觉得我在吹牛,很是不要脸;然而事实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1997年毕业的师范校友,仅我所知,就有3个家伙在2000年9月考上研究生,分别是南京大学法律系、浙江大学新闻系、对外经贸大学法律系。当然,暗自比了一下,相较他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我届数高很多、聪明差很多。

可是,囿于年龄不大,又兼眼界狭窄,缺乏有效指导,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明确学习计划;突出的表现是英语科目,由于师范学校不再开设,我觉得搞定它,难如睡地摸天。也不知道是哪天,与某个同学聊及这个事情时,这厮斩钉截铁地说,英语没有问题,可以到合肥“英语之角”去学,那儿有专门的老师教,只要付费就行了。那怎么到合肥带那么长时间呢?我接着试探性地问。去安徽教育学院进修呗,那旮旯距离她近。真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当即我对安徽教院就充满神往,觉得它就是成功的.邻居;并偷着发誓,今生必进安徽教院。走进安徽教院,就等于前脚迈进了成功之门。

于是乎,在这种作战理论误导下,从1992年6月师范毕业到1998年9月真的入学安徽教育学院这长长的6年间,我都把省城合肥深情的凝望,始终如一地心无旁骛,淡名轻利,放弃多少能力培养的良机,忍受多少孤独包裹的黑夜。自以为是在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殊不知已是容颜渐老,韶华尽逝。这期间,错过了1993年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放弃了1996年既已录取的华东师范大学函授本科。不独擦肩而过跻身上流、攀援高阶、满足虚荣、光耀门楣的美好阶段,而且被理想与现实差距而带来的苦恼折磨得内心深处整日介怏怏不乐,无精打采。幸亏有一帮哥们戏谑、开导、引领,不然早就抑郁缠身,却之不去。

不难想象,入学安徽教院不久,我就发现自己此前的幼稚与愚蠢:省教院也只是一个学校,没有神话。考研的人很多,成功的也多,并不是靠啥“英语之角”。除却努力,别无他途,更无捷径。在那儿听闻很多人奋力考研的传奇,其中一些长期任教农村,奋力拼搏,考取名校,而且知道我的班主任钱雯老师就是师范毕业,并无远赴合肥学习经历,仅仅通过自考获得专科、本科学历而后直接考入安徽师大读研的。一段时间,我坐学校教室里,悔之不迭,多年来我走的不是弯路,而是错路。误入歧途,收获的就是远离目标。

遗憾的是,1998年9月,我虽高高兴兴满怀考研雄心进入安徽教院,两年后却没有如愿考上研究生。原因并非我不努力,而是步入另外一个误区。这当是另外一篇拙文叙及的话题,此处不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