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2W 次

  《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说课稿

《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苏教版第五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文包诗”(一篇文章中既有文章又有古诗,以这种形式结合的文章形式叫“文包诗”)的特殊形式出现,在课文中不仅呈现了王维的旷世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且融入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人的深深情思。捧读文本,只觉得一股浓浓的亲情扑面而来,直入心底。再次研读,诗中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两个“独”字,使我的心为之震颤。王维孤独一人,漂泊他乡,无依无靠的孤寂、凄凉,敲打着我的心。因“天各一方,不能相见……”,只能用“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来表达自己对亲人无尽的思念,这其间深含的无奈与痛楚,撞击着我的心。“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正是作者内心的呼喊吗?我被文中那强烈的、真挚的亲情所感动。游子对亲人、家乡那份思念与向往,家中亲人对游子的那份牵挂和期盼,这种美好、纯真的无法割舍的亲情,不正是学生所需要体验的吗?

由于学生个体及生活经历、家庭环境造成的差异,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感受。我们现在的三年级学生,不到十岁,生活在交通、信息高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几乎从未离开过父母,倍受家人呵护,从小到大享受着家庭生活的温馨。就是这样一群孩子,如何跨越一千多年的时间,与文中那个生活在交通、通讯极其落后,且“门第孤寒”的王维对话?学生能从含蓄、凝练的诗句中,感受到感受到王维年少离家,两年未归,时逢佳节,触景生情的那种思乡之苦,思亲之切吗?如何在学生与作者之间找到契合点,建架起对话的平台呢?反复地研究文本、学生,我发现那座虹桥便是“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依相伴的故乡情,是望眼欲穿的离别情。我想:人性中那最真、最善的真情,就是跨越时空鸿沟的桥梁,沟通古今人物对话的融合点。对话的平台在此刻悄然搭建,那就是以思乡之情为灵魂,以至真至纯至美的乡愁为心境的一次关于人性的对话。有道是:“文章不是无情物”,与文本、作者、学生的对话使我找到了阅读教学的根——真情。

因此我想,本课教学思路可以这样设计:

1、释题,设疑激趣,由题入情

学生读课题后,教师充满深情的朗读课题,边读边在课题上标注重点符号“每逢佳节倍思亲”,并激疑“课文为什么以这行诗句为题呢?”教师用自身的语感、标注符号、疑问,诠释着课题,揭示文章主旨“倍思亲”,帮助学生敲开文中“亲情”的大门。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此环节

教师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述故事内容。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初步的理解和感悟。此时,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粗浅的了解,为深度研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3、研读文本,情理交融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顺应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心理,放手让学生自我探究。围绕学生质疑、解疑来展开学习活动。由学生疑问生发出新的学习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进行整理、归并,应该可以归纳出“1、关于诗句的意思;2、关于课文内容;3、关于重阳节的风俗。”三大学习主题。学生选择有兴趣的主题,深入研读文本。此时,“疑问”表达了孩子们要求进一步与文本交流的渴望。学生们带着新的疑问,围绕自己选择的研究主题,边读边画出有关词句。运用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凭借文本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学习,在宽松而热烈的氛围中,进一步与文本对话。通过各个问题的理解、解答,教师相机由文入情,将文本由内容理解聚焦于“亲情”体验上,使理解与体验相融合,使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相交融。学生走进文本越深,就越强烈地感受到王维相思之苦,乡情之浓。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全班范围的交流,孩子们围绕王维的离愁乡情,热烈对话。教师参与其间,或推进,或点拨,或欣赏,或疑问,在学生与作者的对话间推波助澜。相信此时此刻,孩子们的思维直奔一个“情”字而去,他们的心,翻腾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充满乡愁的重阳节,他们的心与王维的心在那一刻交汇了。

4、真情朗读,尽情抒发

深入研读和情理交融的交流,使孩子们的心里如王维一样“思绪万千”,胸怀中仿佛积聚了满满一腔真情的清泉,这腔清泉需要涌流,需要抒发。此时,教师再次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导学生借助诵读来尽抒情怀。教师请学生自由、放声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继而进行个性化的诵读交流活动。学生的独特感受,真情体会在彼此的心灵中交融了。学生动情、动心的朗读,让一段思乡的旋律洋溢在课堂上,让那翘首东望的形象呈现于课堂上,让王维对亲人的呼唤回荡在课堂上。

本课教学设计中的四个环节,是用一个“情”字将之串联成一个整体,层层递进,教学呈现一种咬合状态。即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抒发,读中积累,逐步推进,环环相扣,不断提升,体验作者感受,以达到学生、作者、教师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