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读后感 >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2W 次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非子》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韩非子》读后感

《韩非子》读后感1

《韩非子》中有这么一条寓言:宋国有一个富人,家中的院墙遇到大雨倒塌,儿子认为,如果墙修补不及时,肯定会有人进来偷窃。而隔壁老人也这样说。到了晚上,富人家中果然失窃。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说的对,而怀疑邻居老人就是小偷。

就该故事本身来讲,儿子的话与事实相符就是聪明,而邻人则成了偷窃嫌疑人。在旁观者看来,这个结果自然是愚昧可笑的。但那富人的怀疑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自己的亲儿子那自然是为自己好的;而邻居虽然说了同样的话,但肚子里还不一定是什么坏水呢。多少年来,这则寓言可能许多人都看过,看过后也会大骂这富人愚蠢,但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不是这么回事了。因此,我认为韩非子写这则寓言在于说明持相同看法的人却因身份不同(即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同)遭到不同对待。

那么,感情亲疏与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认知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是有的。我在十几岁的时候就犯过一个受感情亲疏影响的错误——五个小孩子来我们家里玩,我便拿出玩具来。小朋友们走后,我发现平时我最喜欢的那个玩具车没有了。这五个小朋友当中,有四个是住在我们楼下的,平时我和他们玩得多一些;而另一个小男孩平时和我挺生的,也没有什么感情。于是,我本能地怀疑那个玩具车是被他拿走了。我去找其中一个小女孩,向她道出了我的怀疑。她也认定那玩具车就是小男孩拿的。于是,我就去找那个小男孩。男孩很生气,说他才不稀罕那玩艺呢。他越辩解,我越觉得他心虚。第二天,我到床底下找东西,吓了我一跳:那个玩具车呆在床底下呢! 我从此不敢再和那个小男孩见面。见了面,我就赶快走开。多少年了都是这样。我真的对不起人家。 这件让我汗颜的事情至今还留给我教训,那就是判断事物不受感情亲疏的影响,不下轻率的结论。

任凭感情亲疏来左右自己的判断认知有时候也会产生可怕的'后果。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就是“感情决定一切”的忠实拥趸,明知二弟云长性烈如火,在自己不得不去西川征讨时还是让他镇守荆州,而他平日里最信任的大救星诸葛亮说也不能左右他的选择。当然,最后他这个最亲爱的二弟意气用事丢了荆州,他自己也因此死在白帝城,而那个不在乎感情亲疏,坚持客观判断、“任人唯贤”的曹操却越来越强大,逐步为后代打下了一统江山的雄厚基础。

总之,亲情友情自然是人们不可多得的财富,但只能供我们参考而已。对于事物真相的认知,一定得靠自己的理性思维。这样才能不下轻率的结论,使事物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韩非子》读后感2

如果要说一部代表先秦法家思想的著作,我认为非《韩非子》莫属了。《韩非子》是一部提倡法治权谋,宣扬君主专制的法家思想代表作。构思精巧,描述非常生动,善于用朴实且幽默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以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就是韩非主要思想高度概括,一个国家要安定繁荣,君王就得遵循法治、权术和权势的法治思想。韩非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刑不避大夫,赏不遗匹夫”的主张,在《韩非子》中的《定法》、《难势》等篇幅中都有体现。这就是告诉我们,法治制度下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也就是常常听到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概念,这是能使国家安定的基本政策。这个主张对于后世历朝历代法治制度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治国之道的人的条件,韩非在《孤愤》中也给与了论述,“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同时他还对所谓“重臣”给与了解释并且论述了当他们掌握大权后产生的严重后果,这一论也受到了历史无数事实的论证。

韩非的哲学思想遵从老子的思想,是早期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他“道理相应”的唯物主义思想,在《解老》和《喻老》通过“矛盾”的论证。就是我们很熟悉的矛与盾的寓言故事就是出自《韩非子》,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事物的两面性的辩证思维。韩非的有些政治方面的主张是与儒家、墨家相悖的,所以他批判孔孟和墨子。他主张依法治国,而且要用重典,他认为罪行不管轻重,只有重刑罚才能减少犯罪。很显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是要巩固国家的权威,但是他没有想过这样做却得不到民心,有违“得民心者得天下”。韩非这些政治主张在《显学、《六反》中都有集中体现。

我们有很多非常熟悉的成语典故都出自《韩非子》,如之前列举的“自相矛盾”,还有“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都是富含深刻寓意的成语故事。

这么看来,我们从小在无形中就受到了法家的哲学思想的熏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