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范文 > 说课稿 > 关于说课稿4篇大纲

关于说课稿4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8W 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说课稿4篇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第一单元《租船》。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分草莓》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原课本教材是以《租船》为例来解决剩余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在注意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的分析、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以及在内容的选择上不受教材的限制,取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生喜欢、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感悟、在思考交流中理解,在应用中巩固,在活动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的设计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3、教学目标:(1)能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3)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解决有关“有余数除法问题”的简单实际问题。

5、教学难点:灵活处理有余数除法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余数的“取”与“舍”的问题,即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

【教法学法】

教法: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知识的引路人,在教学设计中,正确理解新教材,抓住新教材特点,进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参与探索的欲望。 学法:1、指导“探索实践”。让学生在探索、研究活动中感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对于商的“进1法”和“去尾法”。

2、引导“思”鼓励“问”。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思考,大胆质疑,不断创新。

3、组织小组学习,重视合作交流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说教学流程】 本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一开始,我创设了“投篮比赛”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课件给出人数相同时男女生队的比赛结果,引导学生观看课件,了解情况。接着,我提出 “谁胜谁负”的数学问题,引出课题,同时要求学生做小裁判,同桌合作观察思考该怎样比。再集体交流订正,得出“当参赛人数相同的时候我们直接比较投篮的总个数就能比较出胜负”这一结论,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接着创设新的情境——两队的人数不一样。让学生比一比,哪队能被评为优胜队呢?通过讨论,使学生发现其中的隐蔽条件,深刻体会到两组人数不一样,不能比两个小组的投篮总个数或以投篮个数最多在哪一组来评选优胜队都是不合理的,用每队平均每人投篮的个数比,比较合理,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从而引入新知探究。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但是数目小的可以用移多补少,数目大了,移多补少就很麻烦了,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让学生同桌讨论,集体反馈交流,课件演示,引导比较。以男生队为例,分析列式各部分名称,“4+7+5+4+5”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5”呢?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本环节设计通过小组操作、讨论,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求平均数的内涵就是“移多补少”,从而揭示平均数的含义。当学生的思维刚刚获得平衡时,又巧妙设置认知冲突,“这平均数除了通过移动得到,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迫使学生打破已形成的思维定势,从而获得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先合并再平均分),为此再次组织同学进行小组探究,从讨论、反馈中,得出如何来求平均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合作交流,更重要的是学会自主探索。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紧接着,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两个练习:

1、为参加 “新苗杯”校园小歌手比赛选手统计成绩

2、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设计这些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渗透统计与平均的思想,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总结: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这节课你表现得怎么样?等等,这样的小结有利于学生巩固这节课的重

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以数学故事《危险吗?》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以提升“数学交流”的能力。也让学生明白“平均数”反映的是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性的数据,比如说:“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2厘米,并不是说游泳池的每一处都是132厘米,同时渗透不私自到水边游泳的思想教育,为本课的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纵观这堂课的设计,我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主动的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得三位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好奇心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更是幼儿求知、探索、创新的动力。幼儿与生俱来就有好奇心,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他们产生好奇。我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小的问题,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而且喜欢动手学着做。所以,我设计了艺术领域的折纸活动《纸杯》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试一试的机会。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情趣、激活兴趣;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能愉快大胆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各方面都处在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初步接触折纸活动,学着自己动手折叠纸杯,是培养小班幼儿对折纸兴趣的开端,而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平时的发展中又是最为薄弱的一方面,那么这次折纸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也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三点:

(1)通过本活动萌发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锻炼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性。

(3)初步学习折纸杯的方法。

重点:萌发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难点:学习折叠纸杯。

3、活动准备:

为了此次活动的组织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我做了一下准备:

折纸步骤实物挂图;纸杯范例;正方形彩纸人手一张;展板。

二、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应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以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根据幼儿的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一下教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创造性、娱乐性、教育性。在第一环节中,我通过变魔术的游戏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谈话法:就是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想问题,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谈话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使幼儿说出想要自己动手折纸杯。

3、实物演示法:教师出示折纸实物步骤图展示给幼儿,让幼儿更直观的观察折纸的步骤、初步了解学习折纸杯的方法。

4、讲解示范法:教师按折纸步骤图的顺序直接讲解、示范纸杯的折叠方法,使幼儿进一步的学习折纸的技能。

5、赏识激励法: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的同时,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相互欣赏、评价。教师给予鼓励。

多种教学方法整合,达到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动幼儿的学法有:

1、观察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观察色彩鲜艳的折纸步骤图,配上五颜六色的实物纸杯范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手的欲望。

2、操作法:是幼儿进行动手探索的基本方法。幼儿喜欢动手学着做,在激发了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后,给幼儿自己操作的机会,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与需求。

四、说教学过程

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参与的状态。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变魔术:彩纸变纸杯)

兴趣使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我进行游戏魔术表演,将彩纸变成纸杯,激发幼儿参与折纸活动的兴趣。而后又通过对幼儿的提问,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要自己动手折纸杯。

(二)观察学习,掌握方法

根据幼儿好奇心的特点,教师出示折纸步骤图解秘彩纸是如何变成纸杯的。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幼儿通过观察步骤图并在老师的示范讲解下,一步一步按折纸步骤图的顺序讲解示范,激发动手折纸的欲望,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三)动手操作,巡回指导

根据小班幼儿喜欢动手学着做的特点,我安排了幼儿动手操作,鼓励幼儿尝试独立折纸,教师巡回指导。这一环节中让幼儿能愉快大胆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及时给与指导和鼓励,树立幼儿的信心。

(四)欣赏评价,创设环境

贯彻《纲要》精神,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将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展示,可使幼儿体验到自己动手折纸和与同伴一起欣赏作品的乐趣。教师对折得认真、对得整齐的幼儿提出表扬,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教爸爸妈妈折纸杯。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68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

学生能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准备:照片、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 观察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经验

1、谈话引入,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 观察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拿出小熊玩具)

(1)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央,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

先自己选一个喜欢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 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行观察,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生重新做出判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2、 给小闹钟“拍照”。

(1) 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闹钟拍照的场景及3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并在书上69页连一连。

(2)核对结果。

3、观察小木船。

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在这美丽的小河上有一条小船刚刚划过小桥,这时,有3位小朋友看到了这只小船,他们都给小朋友拍了照。

(1)请组长拿出小船模型,按老师指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央。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

(3)在屏幕上打出3位同学分别从上、前、侧面观察木船的场景,并出示3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判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

(4)小组内交流,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察大水车

(1)出示“小桥流水人家”图

(2)有2个小朋友看到了大水车,引导学生他们的位置关系。

(3)请一组学生汇报观察结果。讨论:2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的?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三)、观察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

右去观察,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判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教学反思:

1、给定一个方向能够分辨出其他三个方向,回看简单的线路图,但如果让其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有困难。

2、缺乏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信息窗2—小桥流水人家 教学内容: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黄河象》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课文通过介绍北京自然博物馆陈列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推想了它的形成过程,以及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说明了大地在二百万年间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的变化,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演变的可靠证据。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不仅使我们增长了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本课我准备分二课时教学,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特点,按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我把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炙烤”、“有气无力”、“发现——发掘”、“挖掘——发掘”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

能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会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及形成的过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

二、说教法

学生对科学小品故事的文章一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往往也只注意精彩的故事情节,而忽略句子词语的深刻解读,教师要循循善诱,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精美的词语。

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①从兴趣入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

②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课件,使学生进入情景,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③朗读指导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

三、说学法

1、重点词句品析法: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2、自主探究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部分,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科学家假想了些什么。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情感,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朗读感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部分是一个美丽而悲壮的故事,语言描写细致,是很好的朗读材料,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层次。

板书:黄河象

骨架样子————假象来历————发掘化石

为了完成我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学习第一部分,了解象化石的特点。

学生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层次和主要内容,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直接出示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让学生看着这具大象骨架的样子说出它的特点。接着引入课文,问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样子的呢?让学生自渎第一段,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它的特点。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要重点引导学生从“高四米,长八米,大象牙就有3米多长,连末端趾骨也有3、4厘米长”体会它的高大。从“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体会它保存完整的特点,用重点词语“甚至连…也…”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句话。这样使学生积累了更丰富的词汇。在本段的教学中适时的进行多种形式的指导朗读,从读中让学生感受黄河象化石的高大和完整的特点。

板书:高大、完整

第二个环节:学习第三部分(8—9自然段),找出发掘经过。

在学生已经感受化石的高大完整的特点后,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有价值的问题: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快速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其中要抓住重点的词语:斜站沙土、脚踩砾石。从它的姿态,人们做出了合理的科学的推想。

板书:斜站沙土、脚踩砾石

在本段中为了让学生体会时间的久远,变化的巨大,要重点指导朗读“二百万年间……黄河”一句。

第三个环节:学习第二部分(2—7自然段),理解合理假象。

通过提问、感悟、品读,让学生产生疑问。然后我接着问:了解了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这么多内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探究原因,选取故事内容认真导读,明确联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指导学生朗读好2—4自然段,例如读第三自然段时前两句要读得低沉缓慢些,要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突出“扑踏扑踏、走、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面的形成对比。

板书:炙热、干渴

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老象陷入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本段中“老象的左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子就踏进河里,踩在河底的淤泥上,深深地陷了下去。”这一句是关键句,描写细致的句子,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

板书:陷进

在此处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想象能力,发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转变学习方式,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大象当时陷进淤泥里的情景。

为了进一步地体会推想的合理性,可以在熟度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把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的过程讲一讲,并且表演出来。为了激发培养学生的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不是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呢?让学生进行同桌、小组、全班交流、评价、争论。

第四个环节:尝试变换顺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的可以让学生变换写作顺序重新叙述这个故事。

第五个环节:开拓思路延伸

传统教学重结论,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所以在课文的最后我让学生凭着已有的对科学假想粗浅的认知进行自编故事实践,“难道这个黄河象仅仅是为来喝水才掉进河里去的吗?”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学生会想象到:两群大象为了争夺地盘,一方追另一方,其中一只大象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空间。

第六个环节:课堂小结:

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改变传统的教师总结学生被动听教学模式,改为学生小结教师适时引导补充,这样,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概括能力。

第七个环节:作业

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将黄河象还可能是怎样掉进河里的用一段生动、形象的话写出来!

第八个环节:教学体会

总之,本节课我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渗透学生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目的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九个环节:板书设计

黄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