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基础 > 课文 > 庖丁解牛的典故

庖丁解牛的典故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1W 次

典源出处

庖丁解牛的典故

《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i),砉 (huo) 然响然,奏刀騞 (huo)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 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 批大

, 导大窾 (kua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 (gu)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行为迟, 动刀甚微,

(huo)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释义用法

庖丁是位善于宰牛的.人,他宰起牛来,得心应手,合乎节拍,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他对于宰牛有一套理论,首先把牛从意识上看成一个个部分,然后按照牛的生理结构,从关节空隙处入刀,做到游刃有余,从不硬割硬砍,所以一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磨的一样。而文惠君也从中悟出了养生的道理。后以此典形容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分析精辟透彻,能够因势利导,得心应手; 也以“肯綮”等形容事物的关键部分。

用典形式

【发硎】 唐·杜甫:“掘狱知埋剑,提刀见发硎。”

【投刃】 唐 ·李白:“亚相素所重,投刃应桑林。”唐 ·刘长卿:“且知投刃皆若虚,日挥案牍常有余。”

【余刃】 宋 ·苏轼:“余刃西屠横海鲲,应余诗谶是游魂。”宋·陆游:“平生解牛手,余刃独恢恢。”

【肯綮】 宋·陆游:“未免解牛逢肯綮,岂能相马造精微。”

【庖刀】 宋 ·孙何:“庖丁尽余刃,羿彀肯虚弯。”

【善刀】 宋 ·陆游:“轻用镆铘终折缺,善刀何止解千牛。”

【游刃】 唐·骆宾王:“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唐 ·张祜:“大战希游刃,长途在着鞭。”

【解牛】 宋·崔遵度:“笔苑多批凤,词锋胜解牛。”宋·陆游:“解牛悟养生,牧羊知治民。”

【綮肯】 唐·李商隐:“只忧非綮肯,未觉有膻腥。”

【丁解牛】 宋·陆游:“沛然要似禹行水,卓尔孰如丁解牛?”

【刀解牛】 宋·陆游:“爱身每戒玉抵鹊,养气要如刀解牛。”

【刃有余】 宋·曾巩:“收科同日曳华裾,砉划惊闻刃有余。”

【无全牛】 唐·刘长卿:“逢时将骋骥,临事无全牛。”宋·黄庭坚:“庐陵政事无全牛,恐是汉时陈太丘。”

【不目全】 宋·苏轼:“神屠不目全,妙额惟妆半。”

【投虚刃】 宋·黄庭坚:“袖有投虚刃,时无斫鼻工。”

【释牛刀】 宋·黄庭坚:“庖丁释牛刀,众手斫大觚。”

【解全牛】 唐·高适:“着鞭驱驷马,操刃解全牛。”

【刃游余地】 元·李庭:“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

【不见全牛】 宋·黄庭坚:“三品衣鱼人仰首,不见全牛可下刀。”

【牛刀投隙】 宋·苏轼:“井水无波任瓶绠,牛刀投隙任宫商。”

【目无全牛】 清·黄鷟来:“少壮喜谈兵,目中无全牛。”

【庖丁下刀】 宋·黄庭坚:“庖丁有底下刀迟,直要人牛无际是休时。”

【庖丁投刃】 宋 ·陆游:“曹霸挥毫空万马,庖丁投刃解千牛。”

【庖丁解牛】 宋·黄庭坚:“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稀知民心。”

【游刃有余】 宋·黄庭坚:“谁言游刃有余地,自信无功可补天。”

【牛在肯全形】 唐·罗隐:“虎知应去境,牛在肯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