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三年级教案 >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篇」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38K 次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一. 课时目标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篇」

1. 品读课文,句子读出感情。

2. 寻找赶海的有趣,发现它的有趣之处,读出它的有趣,体会作者对大海的爱,并能以此联想到自己童年的有趣故事。

  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板书:赶海

2. 齐读课题

3. 再次理解课题,指名说一说(退潮时人们去海边捡贝壳,是海鱼等)

4. 我们知道赶海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儿,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有趣在哪儿?(想)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亲眼见过大海但老师告诉你们,只要我们能认真读书,积极想象,我们就能把文字读到心里去,这样我们也能见到大海。同学们相信吗?试一试。

 (二)看图引入第二小节精读

1.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当中的这幅插图,仔细看,仔细听,举手告诉老师,你能看到什么,你能听到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 正如课文的第二小节所写的,这是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有的……有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3. 指名读

4. 同学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这时的沙滩可真是——啊!谁再读?(指名读)

5. 看图认真的肯定知道,人们还有的在干什么?请用上“有的……有的……”帮他说全了。(练说)

过渡:“我”也是赶海中的一员啦,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1. 指名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抓住了!”

2. 我在海水里摸什么呀?(寻找海鱼,摸贝壳……)

3. 我摸到了什么?(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4.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5. 当我抓住海星的那一刻,该是怎样的心情啊?(开心,兴奋,激动……)

6. 请你读,你再读……我们一起读)

过渡:抬起头的我发现了什么?(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指名读)

1.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

板书:看个究竟

2.“看个究竟”是什么意思?(看清楚,看仔细,看彻底……)

3.指名读

4.“小伙伴究竟在寻找什么呢?”这句话里“究竟”又是什么意思?(到底)

5.小伙伴到底在寻找什么呢?让我们也去一看究竟吧!(我走过去,说:“哎,你在寻找什么?也带我一起吧!)小伙伴有没有理我啊?

6.指名读“小伙伴只努努嘴儿……正东逃西窜哩。”

7.努努嘴儿是什么样子,谁来做做这样子。(指名演演)

8.小伙伴为什么只努努嘴儿,而不作声呢?(不能被打扰,怕把螃蟹吓走)

9.小伙伴要抓的这只螃蟹怎么样啊?(是一只不敢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的螃蟹)真是一只什么样的螃蟹啊?同学想到了什么词语?(可爱不服输……)

10.谁来读读这句话(小伙伴只努努嘴儿……)谁还愿意读?

11.螃蟹被抓住了吗?谁来读(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12.想象此时小伙伴是什么表情?谁来演演小伙伴被夹住的样子?

(你读,你读,齐读)

13.而站在一旁的我会有什么反应?(可能会很开心吧)

14.指名读(谁愿意读)

过渡:看着小伙伴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狼狈样子,我正开心呢!好像脚底有点痒痒的。怎么回事?

1. 指名读(咦,怎么我的脚底……)

2. 当我发现脚底痒痒的时候,可能认为是什么在捞我呢?(……)所以我当时心里会想什么?

3. 指名读(谁来读读这句话)

4.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低头一看,发现……(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

5. 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6. 让我们再看看大虾的样子(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7. 我轻轻伸出手去,只一捏,这……(谁来比划比划“捏”是什么动作)

(1) 当这个神气的武将成了我的俘虏的时候,我是什么心情?

(2) 谁来演一演,可以加动作。

(3) 评议再演

8. 总结:这是赶海的情景,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觉?

9. 请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第三小节,带着表演加上动作,看谁读的最投入。

10.指名读

  (三)精读第三小节

过渡:赶海原来是这么有趣的事儿,你们想不想去?想去得有大人带着,如果家长不愿带你去,你怎么办?我们的小作者又是怎么办的?(闹着要舅舅带他去)

编对话,假设情景

1. 请同学联系自己的实际,编一个对话,同桌互练,一个演我,一个演舅舅。

2. 学生练习

3. 指名演一演

4. 评议再演

5. 同学们演得真好,赶海是这么有趣,我们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四)精读第四小节

过渡:可是太阳偏西了,人们三三两两的离去了,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

1. 离开的人们会带着什么离开呢?(再次总结赶海怎么有趣)大人会带着什么表情离开,孩子们会带着什么表情离开?

2. 我怎样离开的,我的心情怎样啊?(我一边一边)是你,你要怎样离开?(用一边一边练习说话)

3. 赶海是这么的有趣,如果有下一次,你还愿意来吗?你么会忘记吗?

4. 作者当然是不会的,难怪每当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他便会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呢?

5. 齐读第一小节

6. 作者说这句话能说明什么?

7. 再读

  (五)小结:让我们一边听着歌,一边结束本课的学习,希望每当同学们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能够想起《赶海》这篇课文,想起赶海的乐趣。(播放音乐)

  (六)板书设计

赶海

摸海星 唱歌

闹着去 有趣 抓螃蟹 离开

捏大虾

  《赶海》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以读为主,入情入境,感受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2、理解“武将”“战利品”。

3、充分利用插图,激发学生想像,练习说写。

 教学重点:

读中感受赶海的乐趣。

 教学难点:

激发想像,练习说写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歌曲《大海啊,故乡》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这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海浪的声音)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跟随作者去赶海,享受其中的乐趣。

[用歌声、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初读课文——找“趣”。

1、我们轻轻打开课文,读读2-4自然段,你觉得什么很有趣,可以动动笔,在旁边作上记号。

[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交流

什么很有趣呢?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交流的同时让学生读读相关的句子,初步感知“趣”]

3、出示句子和插图

句子:“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

插图:人们赶海的情景图

(1)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2)还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号里,我们来边看图边想像,把它们找出来。

(3)趣事真多啊!谁来在横线上填上你最感兴趣的。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有的,有的……

[既认识了省略号的作用,又利用插图,发挥想像,练习了说话。]

 三、精读课文2-4自然段,体验“趣”。

过渡:哇,这么多有趣的事,我们也去乐一乐吧!

1、大家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有趣就多读读。

2、把你体验到的乐趣读出来或说出来。

△捉螃蟹很有趣

(1)自己捉

①怎么捉的,谁来读一读

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受?(“摸呀摸呀”读得很好,感觉摸了很长时间)

谁也来摸摸螃蟹(指名朗读,可以做做动作)

②你捉到螃蟹了吗?说说你的心情。

谁也能用朗读把捉到螃蟹的快乐表现出来?

你觉得他读好了哪个词让人觉得很惊喜?(突出“嘿”、“抓住了”)

(2)看小伙伴捉

①看小伙伴捉螃蟹也很有趣,谁来读一读?

②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请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当时的情景。

④交流: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捏大虾很有趣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咦”和“噢”两个语气词

(3)这是一只怎样的大虾呢?谁来介绍一下。

这只大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威武、神气,像一员武将)

(4)我们来看看戏台上的武将,观察大虾与武将有什么相象的地方。

(出示京剧中武将的插图)

(5)如果你一边读,一边想像出大虾和武将的模样,那你的朗读一定会更逼真,感受也会更深,不信,大家试一试。(自读后指名读)

[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的习惯]

(6)这大虾呀神气不了多久了,请大家读读下面一句。

(7)大家捏住大虾了吗?有什么感受?

(8)谁再来读读这三句话,享受一下成功的喜悦。

3、练习说话(出示课文右边插图)

瞧,他们也很开心,什么事让他们这么高兴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了。

(1)指名读

(2)(满载而归)读正确了,谁也来读一读。(收获真多!)

(3)小组合作讨论“战利品”的意思

可以查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原指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本文指赶海摸到的螃蟹、鱼虾之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生接读,抒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朗读全文。

先指名说说分工,再读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朗读的习惯,学生学生评价伙伴的朗读,促进合作意识的发展。]

 六、看图写话。

1、比比谁赶海的收获大

在前两次分步练习说话的基础上,出示整幅插图,播放海浪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情境,看图写话。

2、交流

 七、结束语。

大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可时间不早了,我们得跟大海告别了,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跟大海说吗?(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大海的留恋、热爱之情。)

 附板书:

赶海

追 浪花

趣 捉 螃蟹

捏 大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