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案中心 > 五年级教案 > 《天火之谜》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天火之谜》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3K 次

 教学目标:

《天火之谜》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部分生词,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 天火之谜 》。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谁能根据课文的脉络概括为几个词语?

3、对,概括课文内容做到简洁明了。从大家的回答中,老师选择了几个词语,大家读一读,这样,大家对课文的脉络更清楚了。

过渡:是什么原因促使富兰克林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又是一次怎样的试验?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民主导学

学习任务一: 探究原因,品味词句,走进人物

学习策略: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是什么原因促使富兰克林用实验来解开这个谜团的?从中看出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边读边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汇报: 预设一:

生读 出示: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1)推测的近义词是--猜测

(2)这里可以把推测换成猜测吗?早就观察 比较 有理有据

(3)从这里你看出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对待科学研究富兰克林做到了--坚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有理有据。这是一种什么科学态度?

(4)谁能把这种态度融入到朗读中,指名读。

师:还有什么原因--?

预设二:

生说,师:我们一起来感受当时的情况,读读

出示: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对他冷嘲热讽。

(1)从习惯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什么是冷嘲热讽?师补:同学们可能不知道,富兰克林只上过一年学,然后就失学了,随后他卖过报、干过油漆匠,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做这个实验之前,他经过了对雷暴的长期观察,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由于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在当时被许多有知识的`人看不起。

师:冷嘲热讽,透过这个词你仿佛听到什么?

(3)质疑声、批评声、嘲笑声,富兰克林遭到了巨大的舆论攻击,谁能把当时的这种气氛表达出来,指名读。

(4)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从“决定”这个词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富兰克林?生: 板书:勇于探索。

学习任务二: 探究实验,品味词句,感受品质

过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富兰克林决定用事实说话,让我们共同关注、见证他的风筝实验。

出示要求:认认真真读第四小节,你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把描写细致生动的词句画出来,批注感受,从中更加看出了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选择你们认为最合适的词语填空,并结合课文第4自然段的相关词句,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这是一次 ______ 的实验。

(精心准备、危险、成功)

师生互动交流

师:通过讨论,你们觉得这是一次怎样的实验?

预设一:

1、生:这是一次______的实验。(精心准备)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生读--说理由。

2、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同吗?不同。

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风筝。

做实验用的风筝比我们平常的风筝多了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出示)

3、请你在课文插图上找到每个部分,想想分别起什么作用。生:细铁丝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导电的,铜钥匙是用来感受电的。(出示)

4、师:从这只风筝中你看出了什么?富兰克林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考虑周到、费劲心思、融入了对科学的挚爱、一丝不苟。下功夫,努力。(板书:丰富的知识)

预设二:

1、生:这是一次______的实验。(危险)

师:你从哪里读到的。生读--说理由。

2、出示:(1)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生:一阵发麻说明做这个实验很危险。靠近,这个词说明明明知道危险,还是勇敢地做实验。

师:从这里看出什么? 富兰克林不怕危险、为科学而献身。板书:献身精神

师:谁能把这危险的一触读出来。

生读。

3、师:富兰克林是怎么知道有危险的。你从哪里知道的。生读--说理由。

出示: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生: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读读第一句。

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兴奋,很高兴。

师:大家体会的真好,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齐读。

出示: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

麻绳一旦导电就非常危险,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大树劈成两半。”

4、小结:师:明明知道危险,还是勇敢地做实验,这种献身精神令人敬佩。

预设三:

1、生:这还是一次_____的实验。(成功)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读

2、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1)富兰克林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生:因为他证实了自己的推测。因为做这个实验很不容易 。

(2)是啊,谁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下富兰克林从心底里发出的呐喊。指名读。一起来。

师小结(指板书)富兰克林凭借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丰富的科学知识,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成功地完成了“风筝实验”。接着引读第5小节。

师:想想,成功之后,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说?

 三、复述课文第四自然段

1、看板书,理清课文脉络

2、小组内复述。

3、选代表复述第四自然段,评价

 四、推荐书目

推荐阅读《富兰克林自传》